长安一片月 诗意共远方
创始人
2025-10-21 09:49:11
0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本报记者 任 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西安是唐诗创作与传播的核心舞台。据统计,现存5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过1400余次,见证着这座城市与唐诗的深厚渊源,也让 “跟着唐诗去旅行”成为西安文旅市场的热点,吸引着众多游客沿着诗人足迹,体验穿越千年的诗意之旅。近期,西安市印发《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将用3年左右时间,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文商旅深度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等5个方面26项任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可以预见,随着《实施方案》的深入推进,从博物馆的诗画重逢到火车站的文化邂逅,再到景区里的沉浸体验升级,西安将不断为游客打造更多可触、可感、可沉浸的诗意场景和产品。

寻迹唐诗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方面,西安市将加强对唐诗文化资源的管理、研究和活化利用。“我们以‘诗地融合’为主线,系统推动文物保护、数字赋能与公共空间创新,真正让唐诗‘活’在当下、融于城市。”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冯健介绍。

“‘空山新雨后’的意境,终于能亲手‘触摸’了。”日前,在西安博物院“风雅长安——王维文化艺术数字沉浸展”现场,不少游客感叹。展览策展人李银萍介绍,展览以馆藏的清仿元赵孟頫《摹王右丞辋川图》卷为核心,结合王维诗歌创作背景,运用虚拟现实、数字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集学术性、文化性、互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数字沉浸展览,为游客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诗画长安”体验空间。

西安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各部门主要业务负责人30余人前不久来到西安博物院参观考察,考察紧扣“跟着唐诗去旅行”的市场热点,为后续旅游线路开发收集灵感。

“数字技术让《辋川图》中的亭台、草木‘活’了过来,春日桃花随风飘落,秋日枫叶染上绯红,恰似王维笔下的辋川跃然眼前,满是大唐风雅。”该公司地接部朱卫东说。展厅内设有两块互动屏幕,各藏巧思,还展出了唐代文人雅士生活相关的文物珍品,文物与诗词相得益彰。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冯高悬的笔记本已记满要点:“整合西安唐诗文化资源,设计更多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旅游产品……”他提到,公司将与西安博物院积极对接,研发唐诗主题旅游线路产品,拓展“展览+线路+文创”的模式,落实《实施方案》中“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的任务。

文旅融合 唐诗意境沉浸体验

《实施方案》重点部署了文商旅深度融合工程,西安市将全面盘点唐诗元素的景区资源,打造唐诗旅游线路、唐诗旅游目的地等。

“唐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山河旅行指南 ’。今年,西安推出‘曲江流饮辋川烟’朝圣之旅、‘秋风生渭水’怀古之旅两条线路,适时推出‘终南阴岭秀’等唐诗山水旅游线路。”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左东介绍,目前,长安区依托“山水长安·唐诗故里”文化IP,正在打造“两纵两横多节点”文旅布局,推进“诗圣里”“人面桃花”等文旅融合项目。

前不久,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宣布文化体验全面升级。“请各位客官对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街区NPC“李白”的吆喝声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应对。通过全息投影与互动演绎,唐诗从文字变成了可参与的生活场景。“互动对答获胜者还能赚取‘银票’,兑换长安福牌等文创产品。这种设计不仅有趣,更有文化代入感。”云南游客胡女士兴奋地分享体验。

升级后的街区推出了多项创新体验项目:大型唐文化沉浸式餐饮体验《乐宴·盛唐》结合裸眼3D技术,使诗句以动态投影形式呈现;南门的“唐潮工坊·AI旅拍”项目利用AI技术快速生成打卡短视频,让游客瞬间“穿越”回长安。

除了创意设计与科技应用,工程技术也成为唐诗意境现代演绎的重要支撑。深耕陕西文旅工程项目多年的陕西中祥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王伟告诉记者,以西安华清宫景区舞剧《长恨歌》为例,公司对应“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的诗意,实施了月亮屏基础加固工程,保障演出中“山上的月亮及星星”亮化长期稳定;为还原“碧云仙曲舞霓裳”的空灵,公司升级威亚设备,完美呈现杨贵妃凌空表演的凄美场景。

文化浸润 唐诗之旅赓续文脉

《实施方案》系统规划了品牌塑造重点项目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旨在让唐诗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和市民日常生活。

“候车的40分钟,像读了一本立体的唐诗百科。”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准备前往兰州的旅客张建国对着展柜里的三彩马拍照,身后“文物会说话:唐诗里的长安”主题展吸引不少旅客驻足观赏。这场由西安市文物局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站联合打造的展览,将博物馆搬进了交通枢纽,让旅客与千年诗意不期而遇,创意十足。

这场让文物走出博物馆的展览,正是以“诗地融合”为主线的公共空间实践。“西安拥有各类博物馆163座,三彩三花马、唐三彩乐伎俑等馆藏文物生动印证了唐诗场景。‘唐诗里的长安’主题活动让唐诗真正融入城市肌理。”冯健介绍,此次展览整合了西安博物院、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临潼区博物馆四馆的馆藏文物及复仿品,通过 “唐俗·物华集”“唐彩·焕千俑”“唐驿·丝路连”“唐饰·耀芳华”四大篇章,从丝路、艺术等方面展现盛唐风貌。从丝路货币到唐代金饰,每件展品都配有对应的唐诗解读,让过往旅客在驻足间邂逅大唐韵味。

而这种“铁路+文旅”的融合模式,正是《实施方案》中“品牌塑造重点项目”的具象化表达。冯健透露:“我们正建立唐诗文物数据库,未来在机场、地铁都将出现类似场景,让每处公共空间都成为唐诗名片。”这意味着唐诗文化的浸润不局限于单一地点,将形成覆盖城市交通枢纽的文化矩阵。

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辉介绍,西安正通过多元场景让千年诗意焕发新生。唐诗品牌建设不是简单的文化陈列,而是依托26项具体任务的扎实推进,将“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的宣传口号切实融入市民日常与游客体验之中。

当一首首唐诗中的长安意象,渐次转化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旅场景,这既是西安作为唐诗“主场”的时代使命,也将让每位游客在这里寻见心中的盛唐。

(上图为华清宫景区让唐诗文化“可感可触” 受访者 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奇幻梦中旅行记 奇幻梦中旅行记 宁波市江北区养正书院401班 李梓沐 一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忽然一声雷响...
从“地球村”到“体验圈”:新时...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旅游业已不仅仅是“去看风景、住一晚、拍照打卡”那么简单。对出境旅客而言,一次...
美好体验还是消费陷阱 家人很爱跟团旅游,我听他们说得多了才知道,原本大家以为的那种“你不在指定的购物店买东西,导游就破口大...
头版头题!竹岔岛“入局”,西海... 10月21日, 青岛日报刊发头版头条 《竹岔岛“入局”,“跳岛游”正布一盘大棋》, 报道青岛西海岸新...
峨眉山景区回应有游客携带火源上... 近日,有问政四川网友留言反映:峨眉山景区安检形同虚设,存在游客携带火源上山、在景区内随意吸烟和乱扔烟...
播放量破1.5亿!“百台房车游... 金秋十月,陇原大地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历时5个多月的 “百台房车游甘肃” 大型文旅体验活动近日圆满收...
超越传统:探访固安施孝文化生态... 当“陵园”与“公园”的界限变得模糊,当追思与漫步可以同时进行,我们对生命纪念场所的认知便迎来了革新。...
水上乐园设备三维动画制作公司推... 在当前的水上乐园行业,三维动画制作已经成为展示新型设备、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市场乃至内部员工培训不可或...
太原蒙山景区执行淡季运营时间 蒙山景区10月20日发布消息,10月21日至明年3月20日,景区执行淡季运营时间及票价。 随着天气转...
乌镇飞天女演员遇大风失控落湖,... 近日,浙江嘉兴,乌镇景区内女演员演出“扶摇飞天”时出现失控落入湖中。目击游客桑女士称,气球是由2个男...
“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10月20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安顺专场在贵阳举行。...
原创 在... 出国旅游现在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都想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江苏扬州:“夜经济”点亮古街 ...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5年10月20日,游客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休闲游览。近年来,扬州市以运河文化为...
从海南热带到山东半岛,这些西瓜... "老板,这瓜甜不甜?"菜市场里,小李举着个麒麟瓜问。 "甜!海南的瓜,日照足,糖分高!"摊主拍着胸脯...
百亿行业主题ETF增至22只!...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ETF万亿指数) 若把行业主题ETF的发展比作一场“扩容马拉松”,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