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期繁荣的都市之一,至今仍是全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第七)。综合全国的历史统计,历史上最富庶、持续时间最长的三座城市,就是南京、成都和广州。
但现在许多介绍南京的文章,往往因为了解不全面,把南京的繁荣简化为魏晋南北朝、南唐、明清与民国等几个时期,忽略了更长久的历史脉络。其实自三国时期南京崛起为全国重要大城以来,除了隋朝因战乱而城池短暂受损、随后数十年间的沉寂外,南京一直稳定地处在全国前列的行列。
即便在唐代,南京的名声在官方笔记中曾被刻意降格为县制,但真实的金陵(南京)却是天下第一的“雄县”——经济、文化达到巅峰,集市繁荣、商贾云集,诗词书画之风也盛行一时。
唐代之后,金陵被确立为昇州府治所,这也为后来南唐以金陵为都城打下了重要基础。
到了北宋,建康(南京的古称)成为江南东路的首府,地位重新抬升,除了京师汴梁(开封)之外,是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当时还有“江南第一州”的美誉。
南宋初年定都建康九年,曾希望将建康作为永久都城,但金兵压力极大,最终只得把都城迁往行在临安(杭州)。岳飞依然坚持要定都建康,与抗金斗争紧密相连。
据《会稽郡志》记载,南宋时陆游写道:“天下巨镇,唯金陵(南京)与会稽(绍兴)耳,荆、扬、梁、益、潭、广等皆莫敢望也。”这说明在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方面,除了杭州外,南宋时期最大的城市就是南京和绍兴。
到了元代,南京位于集庆路,是江浙行省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杭州,全球范围内则是全国第四大都市,仅次于大都(北京)、杭州以及泉州(市舶司所在之地)。城内设有东西织染局,成为全国重要的纺织生产中心。
长期被忽略的一个大城,是绍兴。人们对江南的关注,常聚焦在南京、苏州、杭州,甚至扬州等地,而绍兴却一直实力强劲。民国时期的《绍兴七邑》地图显示,绍兴下辖萧山、绍兴县、上虞、余姚(现余姚市部分、慈溪市部分)、嵊县、新昌县、诸暨等县,整个地区在当时也可与南京相比肩,堪称“天下巨镇”。
由此可见,江南的繁荣并非只有南京一个中心,绍兴等地在历史上也发挥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