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拎一盒肥牛卷,冷冻区最常见的那种就行,别挑花眼。回家把肥牛摊在案板上,趁它还带着冰碴,拿厨房纸轻轻摁几下,吸走表面水分,后面炒起来才不“泄洪”。洋葱半颗切丝,切的时候在刀口抹点水,保准辣眼指数降一半,这是西餐厅后厨偷偷传出来的小妙招。
关键在酱汁:两勺生抽撑住咸鲜,一勺老抽负责上色,蚝油来一勺兜住海味,白糖一勺提个“回马枪”的甜,玉米淀粉同样一勺,负责把稀汤变成亮晶晶的“玻璃芡”,再撒点鸡精和黑胡椒,最后加半碗清水,拿筷子搅到淀粉彻底融化,不然待会下锅就给你“团灭”。
平底锅烧热,倒一点点油,洋葱先下去蹦迪,炒到边缘透明、甜味飘出来,再把肥牛卷平铺进去。火别太小,让牛肉迅速变色,血水一出现立刻倒掉,这是去腥关键,省得后面酱汁里“藏雷”。接着把调好的汁“哗啦”倒一圈,拿铲子轻轻推,肥牛片像穿泳衣一样被酱汁裹得严严实实,小火咕嘟两分钟,汤汁从稀薄变浓稠,亮到能照镜子,就可以关火。
热米饭压实,倒扣在盘子里,圆鼓鼓像个小山包,把肥牛连汁一起铺上去,酱汁立刻顺着饭缝往下渗,像给米饭做了场“酱油SPA”。第一口先舀底层,饭粒吸饱咸甜汤汁,带着洋葱的脆甜和牛肉的奶香,一秒穿越回从前公司楼下的西餐厅——还是靠窗那个位子,阳光照进来,老板催报表的嗓门瞬间静音。
盘底最后那点酱,别浪费,加两勺热水一涮,倒进碗里就是“续命高汤”,喝完打个嗝,都是幸福的黑胡椒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