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们上午好:
今日正逢寒露(2025年10月8日,农历八月十七),此时节露水渐寒,秋意深浓,万物趋于收藏。饮茶之道需顺应天时,以“润燥养阴、暖身护阳、调和脾胃”为要。
以下是为寒露节气精心推荐的饮茶指南:
一、节气特点与饮茶核心原则
1.气候特征:寒露至,寒气生,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北方干燥多风,南方或有“秋台风”、“燥邪”与“寒邪”易侵人体,易引发口干咽痛、皮肤干裂、肠胃不适、抵抗力下降等问题。
2.养生重点:“防寒保暖”+💧 “滋阴润燥”+🛡️ “固护脾胃”。茶饮需兼具温润之性与滋养之效。
二、寒露养生茶类推荐(四大优选)
🍃 1. 传统白茶:润燥清火,甘醇平和
推荐茶品:
白毫银针/白牡丹,富含氨基酸,润肺生津,缓解秋燥,性味清凉而不寒。
老白茶(3年以上),陈化后茶性转温,可煮饮,加少许陈皮或红枣,暖腹驱寒。
适用人群:易上火、咽喉不适、长期用眼者。
🍂 2. 乌龙茶:不寒不热,调和气机
推荐茶品:
武夷岩茶(中足火),如肉桂、水仙,炭火香暖身,岩韵通窍,化解深秋郁滞。
凤凰单丛,蜜兰香、杏仁香等香型,芳香醒脾,提振精神,对抗“秋乏”。
冲泡关键:沸水激发茶香,茶汤宜温热饮,忌冷后饮用伤脾胃。
🔥 3. 红茶:温养脾胃,御寒扶阳
推荐茶品:
正山小种/金骏眉,烟熏香与桂圆甜交织,温润入脾,适合晨起或餐后暖胃。
云南滇红,茶多酚氧化充分,茶性温和,花果香浓郁,可加蜂蜜或姜丝增强驱寒效果。
特殊搭配:姜枣红茶(生姜3片+红枣2颗+红茶5g),寒露晨饮一杯,升阳固表。
⏳ 4. 老茶类:醇厚滋养,补益身心
推荐茶品:
陈年普洱(熟普),发酵充分,茶性温厚,促进代谢,护胃养气,尤其适合体虚畏寒者。
老六堡茶,祛湿调肠,缓解秋季脾胃湿滞,煮饮后暖意渗透全身。 三、寒露饮茶“三宜三忌”
✅ 三宜:
1.宜热饮,茶汤温度保持在50℃以上,暖身行气。
2.宜淡茶,避免浓茶刺激肠胃,茶水比1:50为佳。
3.宜申时饮,下午3-5点(膀胱经当令),补水排毒,助阳气收敛。 ✖️三忌:
1.忌空腹饮,尤其绿茶、新白茶,易引发胃酸过多。
2.忌隔夜饮,寒露湿冷,茶汤易变质滋生细菌。
3.忌与寒凉食物同食,如螃蟹、梨子等,易致腹痛腹泻。
寒露时节,一杯暖茶入喉,既是舌尖的甘醇之旅,亦是顺应天时的智慧。
秋深露重,愿茶汤的温度伴您安稳入冬,藏养身心,静待春归。
雷高岭老师,京城大学教授,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2013年开始跟随扎西老师学习传统杨氏太极拳,并先后跟随李海水、常东锋、吴凤莲、杨大卫、高保中等师门多位老师学习太极拳。2017年拜入扎西师门,成为传统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
雷高岭老师,不仅酷爱传统杨氏太极拳,还痴迷于茶道文化。她长期致力于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是“拳茶一味”理念的倡导者、实践者与推广者。担任北京大益茶、香如故等茶企茶文化顾问,感恩太极大学堂“拳茶一味”茶修课教师。
雷高岭老师,教书育人,传道解惑。多年来她积极开展公益教学,既辅导太极拳,又传播茶文化,是热爱太极拳的茶修者,传播茶文化的太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