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收尾人不撤!岳麓书院热度飙,千年文脉引客来 国庆返程客流持续上升 国庆长沙岳麓书院
创始人
2025-10-09 19:00:39
0

当 2025 年国庆假期的指针逐渐走向尾声,当全国不少景区的人流开始回落,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却依旧保持着滚烫的热度。10 月 8 日,距离国庆假期结束仅剩最后一天,岳麓山脚下的岳麓书院门前依旧排起了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怀着对千年学府的敬仰,在此打卡留念,感受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为岳麓山景区的核心景点,岳麓书院的热度并非偶然。整个国庆假期期间,岳麓山景区的接待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10 月 2 日当天,岳麓山景区接待游客近 10 万人次,而从 10 月 2 日 9 时至 10 月 3 日 9 时,短短 24 小时内,景区累计客流更是飙升至 9.85 万人次,10 月 2 日 12 时 30 分,景区实时在园人数突破 3 万人。



尽管官方并未直接公布岳麓书院在国庆假期期间的具体日均接待量,但从岳麓山景区整体的火爆程度不难推断,作为核心景点的岳麓书院,其日均接待量必然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国庆假期期间,长沙的岳麓山、橘子洲、湖南博物院等热门景点一连七天门票全部约满,这一现象从侧面印证了岳麓书院的受欢迎程度,也让人们看到了这座千年学府在当下旅游市场中的强大吸引力。



为何岳麓书院能在国庆假期中始终保持高热度?这背后离不开景区为保障游客游览体验所采取的一系列贴心举措。预约限流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考虑到国庆假期游客数量众多,为了避免景区内出现过度拥挤的情况,保障游客的游览安全和体验感,岳麓书院与岳麓山景区同步实施了预约限流政策。



游客需要提前通过官方平台进行预约,按照预约好的时间段进入景区游览。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有效控制了景区内的游客数量,避免了高峰期的拥堵,还让游客能够更从容地漫步在书院的庭院中,细细品味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碑刻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韵味,而不必在人流中匆忙穿梭。



除了预约限流,智慧导览的引入也为游客的游览体验加分不少。如今,科技与文旅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岳麓书院也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智慧导览服务。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景区内的二维码,就能获取详细的语音讲解,无论是书院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还是那些与书院相关的名人轶事、文化典故,都能通过语音清晰地了解到。



对于带着孩子前来的家庭游客来说,智慧导览更是成为了一款 “科普神器”,孩子们在聆听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更生动地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智慧导览系统还能为游客提供景区内的路线指引,帮助游客规划最优的游览路线,避免走冤枉路,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到岳麓书院更多的精华景点。



当然,举措的保障只是基础,岳麓书院真正的魅力,还是在于其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岳麓书院始终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这里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步入岳麓书院,古朴典雅的建筑映入眼帘,朱红的大门、飞檐翘角的屋顶、青石板铺就的庭院,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讲堂内,摆放整齐的桌椅仿佛还能让人联想到当年学子们在此求学问道的场景;御书楼里,珍藏的古籍文献见证着书院悠久的学术传统;碑廊中,一块块石碑上的文字记录着书院的沧桑变迁和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



在岳麓书院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人物。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他与岳麓书院的主教张栻进行的 “朱张会讲”,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听讲,一时间,岳麓书院成为了全国的学术中心之一,也让湖湘文化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明清时期,岳麓书院更是人才辈出,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历史名人都曾与岳麓书院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们在书院中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对其后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湖湘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岳麓书院不再仅仅是一座历史遗迹,更是一座活态的文化传承基地。国庆假期期间,书院内还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感受湖湘文化的魅力。比如,一些传统文化爱好者会在这里举办古琴演奏会,悠扬的琴声在书院的庭院中回荡,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古代,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还有的活动会邀请专家学者为游客讲解岳麓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景色,还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对于许多游客来说,来到岳麓书院,不仅仅是为了打卡一个热门景点,更是为了追寻一种文化情怀,感受一种精神力量。湖湘文化中所蕴含的 “经世致用”“敢为人先” 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在岳麓书院的庭院中漫步,看着那些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矗立的建筑,读着那些饱含智慧的碑刻文字,游客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从中汲取到前进的力量。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游客来说,通过亲身走进岳麓书院,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从旅游市场的角度来看,岳麓书院在国庆假期中的火爆,也反映出当下游客旅游需求的转变。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加注重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体验感。他们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学到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精神世界,而像岳麓书院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点,恰好满足了游客的这一需求。因此,岳麓书院的热度不减,既是对其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也为国内其他文化类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国庆假期临近尾声,岳麓书院的热度却依旧未减,来来往往的游客带着对千年学府的眷恋和对湖湘文化的感悟,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座千年书院,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岳麓山脚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迎接着每一位前来探寻文化魅力的游客。它用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也让湖湘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未来,相信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景区在文化传承和旅游服务方面的不断创新,岳麓书院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打卡,成为更多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必选之地。而岳麓书院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也将在一代又一代游客的传承和传播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Z世代青睐!惠阳国庆文旅靠这“...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惠阳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区围绕“乐享无限·活力惠阳”主题,以“动漫+吉...
入境便捷、支付便利、旅游省心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入境游持续火热。8天假期,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适用免签政...
入境便捷、支付便利、旅游省心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入境游持续火热。8天假期,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适用免签政...
2025国庆假期观察 宝藏小城... 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全国多个景区门票约满、“必吃榜”餐厅单日排队量2000多号、古镇老街人头攒动.....
8天539.1亿元!河南文旅“...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河南文旅活力迸发。各地丰富市场供给,新业态、新场景让游客体验感拉满,八天假期全...
同比增长837.24%!国庆假... 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10月9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今年国庆中秋假期,...
“村超”拉动“村游” 贵州榕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天(9日),记者从贵州省榕江县了解到,以“村超”为媒,国庆中秋假期,榕江文旅市...
国庆收尾人不撤!岳麓书院热度飙... 当 2025 年国庆假期的指针逐渐走向尾声,当全国不少景区的人流开始回落,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却依...
国庆中秋长假,成都东部新区累计... 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中秋佳节遇国庆,千里湖山客如潮。10月9日,记者从成都东部新区获悉,今年国庆中秋...
国庆假期,出境自驾游平均用车时... 自驾游因时间更自由、旅行更深度、旅游目的地更多元而广受游客的青睐。租租车《2025“十一”假期全球自...
金秋行 游龙江丨大兴安岭的秋景...   当秋风掠过山林,大兴安岭完成了一场惊艳的蜕变,白桦林悄然褪去翠绿的旧衣,换上金灿灿的盛装,深吸一...
赛事“点燃”上海旅游新场景 双...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上海消费市场热力十足。据上海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假期8天,上海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
同比增长超50%!双节假期成都...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成都市青白江区文化旅游市场迎来热闹场面。10月9日,封面新闻...
游客“打卡”牛草山 游客“打卡... 原标题:游客“打卡”牛草山10月6日,岳西县大别山腹地牛草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通讯员 钱...
五台山景区今起全面实施封闭管理... 10月9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发布公告:来源:五台山游客服务中心
双节假期,香港内地游客“双向奔...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叶蓝国庆中秋一连8天长假期结束。根据香港入境处数据,10月1日至7日共录得约129...
中国展区扩容亮相美国国际会议与...   新华社美国拉斯维加斯10月8日电(记者黄恒)为期三天的2025年美国国际会议与奖励旅游展7日在拉...
四川黑水三奥雪山“登山热”出圈... 四川黑水三奥雪山景区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迎来登山与冰雪旅游热潮,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体验高...
白天夜晚都精彩 多地文旅创新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文旅创新各展风采,不少地方探索“白天+夜晚”的旅游模式,展...
跟着电影去旅游 “双向奔赴”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随着“电影+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个国庆假期,不少游客选择“跟着电影去旅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