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假期接近尾声,外出旅游的您,图库里又定格了多少美丽的河流山川?这个假期,“奔县”游,也就是以县域小城为目的地的旅游方式成为很多人热衷的选择。从老街探店到“小城”打卡,从非遗寻访到茶园品茶,县域旅游的热度攀升也折射出游客的多元选择。
这个假期,内蒙古的阿尔山、云南的腾冲、甘肃的敦煌、江西的婺源、吉林的延吉、福建的平潭等成为大众热门选择目的地。在内蒙古阿尔山沉浸于北疆的磅礴秋色,在云南腾冲享受滇西的温暖慢生活,沉醉于江西婺源天然的民俗画卷,或者在福建平潭感受海岛的浪漫与惬意,各个“小城”的“宝藏”体质让游客入景又入心。
据了解,我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域2800多个,县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0%左右。县域旅游升温不仅丰富了人们对“诗与远方”的想象,也反映了文旅市场的新变化。
安徽黟县:非遗体验游火爆 徽州文化引客来
我们先来看安徽。这个假期,安徽黄山市黟县依托深厚徽文化资源,推出各式非遗体验类游玩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
在安徽黄山市黟县西递景区,金黄的稻田、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晒秋小景,都是游客打卡拍照的好去处。除了赏景,非遗体验也是游客的热门选择。国庆中秋假期,当地推出了宏村花灯、西递板凳龙、竹雕、徽墨制作等十余项沉浸式非遗体验活动。
此外,西递景区还推出“寻踪”沉浸式表演、“近景徽剧”“特色晒秋”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青山如黛碧水如镜 泸沽湖游客增长超四成
有的凭借非遗体验出圈,也有的主打美景资源,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秋日的川滇交界,从空中俯瞰,泸沽湖犹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于群山之中,倒映着山峦的俊秀与云影的轻盈,船儿轻划水面,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泸沽湖湖面海拔2691米,是中国第三深的淡水湖,被誉为“高原明珠”。近年来,当地坚持做好水资源保护等工作,守护好这一抹抚慰人心的宁静蓝,泸沽湖稳定保持国家I类水质。国庆中秋假期,丽江泸沽湖景区接待游客4.75万人次,同比增长42.93%。
湖北通城:千年瑶族古村焕新归来 迎八方来客
这个假期,宝藏小城的不少景点还推出新的特色玩法、特色服务,解锁消费新体验,文旅市场热度攀升不断。
湖北通城县内冲古瑶村地处湘鄂交界,是湖北唯一的特色瑶族村寨,完成升级改造后在这个假期正式开门迎客。除了瑶族拦门酒、“瑶旅文牒”打卡等传统项目,景区还推出了大型户外实景剧《瑶望千年·云歌》,借助5D声场灯光与水幕火环特效,鲜活还原了瑶族先民“逐水而居、遇山而垦”的迁徙历程。
浙江平阳县的坡南老街曾是浙闽古驿道关键节点,国庆中秋假期,这里推出“国庆中秋欢乐汇”活动,平阳木偶戏、单档布袋戏等非遗项目展现了坡南的千年文化底蕴,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江西崇义:抱起南瓜踩滑板 运动带火乡村游
如何让“奔县”游的“流量”变成“留量”。在江西、河北等地,“文旅+运动”“文旅+康养”的新场景激发了消费新活力。
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一场特殊的乡村滑板比赛热闹开始。和普通赛场不同,来到这里的选手们要抱着各种农产品全力冲刺。冬瓜、南瓜个头大,大人小孩抱着滑,场面好笑又刺激。运完了秋粮,就到了大家比拼技术的时刻。选手们高速俯冲,腾空跃起,娴熟的技艺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除了滑板,越野赛车和桨板项目也受到了游客的欢迎。截至10月5日,崇义县通过“文旅+户外运动”融合创新的新场景,吸引游客近40万人次,带动全县文旅商贸消费近4亿元。
除了运动,还有不少游客去体验了康养之旅。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太行水镇,游客们静下心来聆听中医药文化科普,并亲手体验制作中药香囊和药捶,了解养生知识。
据了解这个假期,太行水镇游客日均接待量超过了5万人次,同比增长10%。接下来,太行水镇还将持续进行产业融合,推动当地乡村文旅与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