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吾幼|“尿频风暴”来袭,娃是肾虚了吗?
创始人
2025-10-08 19:22:26
0

【佑吾幼】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念为核心,广东省中医院儿科杨京华团队通过接地气的科普,为您传递科学育儿之道,用仁心仁术陪伴宝贝健康成长!

本期作者

妈妈,我要尿尿!”

“妈妈,我又要尿尿了!”

这可能是近期家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刚尿完不到十分钟,孩子又嚷嚷着要上厕所,尿量却只有一点点。

看着孩子频繁穿梭于卫生间和房间之间,许多家长的内心充满了疑问和担忧:是水喝多了?是肾虚?还是哪里出了毛病?

今天,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裴俊娟医生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为各位家长揭开小儿尿频的“真面目”,并提供实用、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案。

01

怎样才算“尿频”?先来看看标准

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到3岁具备控制排尿的能力:

1~3岁孩子,尿量约为500-600ml/天。

3~5岁孩子,尿量约为600-700ml/天,

5-8岁孩子,尿量约为600-1000ml/天。

尿频,关键在于“次数”增多,而总尿量不一定多。

孩子的膀胱容量小,身体新陈代谢旺盛,本就比成人排尿次数多。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

婴幼儿(1-3岁):每天排尿超过 15-20次;

学龄前及学龄儿童(3-12岁):白天清醒时排尿次数 ≥8次(通常每半小时到一小时一次),且每次尿量很少。

最重要的观察点:如果孩子入睡后尿频现象消失,一夜安睡,那多半是功能性或心理性的,家长可以先放宽心。

02

尿频原因分析:不只是“肾”的事

西医和中医对尿频的理解角度不同,但最终殊途同归。

👉 西医看病因:分为功能性和病理性

1.功能性尿频(最常见)

心理因素:开学焦虑、换了新环境、父母吵架、被老师批评等精神压力是首要元凶,特别是学龄前儿童高发。 他们主要表现为白天排尿次数增加但无尿量增加,尤其是睡觉前,频繁的去排尿;入睡后症状就会消失。排尿无异常,尿常规、尿培养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均正常。这是因为孩子一紧张,大脑就会频繁接收到“该排尿了”的错误信号。

饮食习惯:糖吃得多会尿频?儿童酷爱甜食,孩子吃完(蛋糕、糖果、碳酸汽水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后,尿量确实会有所增加,这是什么原理呢?这是因为糖是高渗的物质,会大量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到血管中稀释糖。血管中的水分增大,也增加了循环的血量,使身体需要更多水分来稀释,导致总尿量增加。

寒冷刺激:温度降低,尿量会增加?不少家长发现,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随着气温的降低,尿尿的次数都会明显增加,这有科学依据吗?

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皮肤出汗减少,多余水分只能通过尿液排出。

1.病理性尿频(需警惕)

1)泌尿系统感染:常伴有尿急、尿痛,甚至尿血、发热。女孩因生理结构更易发生。

2)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膀胱肌肉变得不稳定,未存满尿就频繁收缩,产生尿意。

3)其他疾病信号:如糖尿病(多饮、多尿)、尿崩症、肾脏疾病(伴水肿)或脊柱隐裂等。这类情况通常伴有其他更明显的症状。

👉中医看病因:核心是“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小便的正常排出有赖于肾、膀胱、脾、肺等脏腑的共同协调。这个季节孩子的尿频,很少是单纯的肾虚,多是以下两种原因:

1. 湿热下注(源于夏末之“湿”)

1)成因:暑期贪凉,过食冰淇淋、冷饮、瓜果,损伤脾胃。脾胃运化不力,再加上外界湿气侵袭,内外湿邪结合,在体内郁积久了就会化热,形成 “湿热”

2)病机:湿热邪气向下侵犯膀胱,迫使膀胱气机失调,开合失司。

3)特点:孩子排尿次数多,但每次尿量少,尿色可能偏黄。可能伴有舌苔黄腻、口干口臭、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

2. 肺脾两虚,津液不布(源于秋初之“燥”)

1)成因:夏季贪凉耗伤了脾胃阳气(脾虚),入秋后燥邪又损伤肺津(肺虚)。

2)病机脾虚则无力运化水液;肺虚则无法正常通调水道。身体的水液代谢紊乱,无法被有效利用,直接直趋于膀胱,导致“津液不藏”,从而尿频。

3)特点:孩子尿频且清长,但可能同时伴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甚至干咳等“缺水的干燥症状”。这是一种 “津液布散失常”的尿频,身体不是水多,而是输送水的功能坏了。

03

家庭护理与应对策略

第一步:先排除,后调理

如果孩子尿频的同时伴有发热、尿痛、血尿、水肿或日夜不休,请立即带孩子就医,做尿常规、泌尿系B超等检查,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

第二步:科学护理,家庭调理

1.心理疏导,远离“高压线”

1)绝对禁止责骂!“你怎么又尿了!”“真丢人!”这些话是雪上加霜,会让孩子更紧张,尿频更严重。

2)分散注意力:这是最有效的方法。用他最喜欢的游戏、绘本、户外活动占据他的心思,让他“忘记”要尿尿这件事。

3)正面鼓励:当孩子有一次间隔时间比较长的排尿,要及时夸奖:“宝宝这次坚持了这么久,真棒!”

2.饮食调理,管住嘴

1)忌生冷寒凉:冰淇淋、冷饮、寒性水果(如西瓜)会损伤脾肾阳气,加重虚寒型尿频。

2)控糖限甜:严格限制糖果、巧克力、蛋糕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3)晚餐少吃利水食物:晚餐及睡前不宜喝太多汤、粥、牛奶或吃西瓜等利水食物。

3.保持尿路洁净,爱干净

家长应帮助儿童做好泌尿系统的清洁卫生,每天至少清洁2次以上,婴幼儿应勤换尿布,在排便后应进行彻底的清洁。

女宝:尿不湿要勤更换,开档裤要远离,pp清洁由前至后,方向错了易感染。女童小小内裤勤更换,排尿排便后勤清洗。勿穿紧身连裤袜,保持干爽很重要。

男孩子患有包皮、包茎等问题的男生,特别要对包皮处进行彻底清洁,以免藏污纳垢导致炎症、感染。

食养指南

治疗和调理的重点,在于恢复脾、肺、膀胱的功能。

1. 食疗为先,吃对季节

祛湿健脾(针对湿热):

推荐:薏米红豆粥、山药冬瓜汤、白扁豆粥。

忌口:严格限制冷饮、甜腻糕点、油炸食品,这些都会助湿生热。

润肺生津(针对秋燥):

推荐:银耳雪梨羹、莲藕汁、甘蔗荸荠水。宜食:多吃柔软多汁的应季水果,如梨、葡萄、石榴。

2. 小儿推拿,安全有效

补脾经:拇指桡侧缘,指尖推向指根,300次。健脾益气是根本。

清大肠:食指桡侧缘,虎口推向指尖,300次。通腑泻热,给邪以路。

揉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按揉2-3分钟。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揉二人上马(补肾滋阴):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对于燥邪伤津引起的尿频,此穴有滋阴润燥之效。

3. 生活起居调护

防湿:保持家居环境干燥通风,出汗后及时擦干,避免穿着潮湿的衣物。

防燥:入秋后不宜过度沐浴,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皮肤水分流失。可适当使用加湿器。

作息:顺应自然,“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保证充足睡眠,以养肺气。

育儿即是察其细微,顺时而为。 理解季节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就能用更自然、更温和的方式,帮助孩子平稳度过每一个换季的关卡。

小儿尿频,十有八九是“心”病,其次才是“身”病。绝大多数功能性尿频是一过性的,只要家长放平心态,用爱和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很快就能走出这个“小尴尬”。

记住口诀:

先排查,莫惊慌;

忌打骂,散注意;

巧饮食,学推拿;

信科学,远偏方。

儿童肾病专科医生介绍

黄清明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先后从师著名小儿肾病学家陈述枚教授和中医肾病学家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急危重疾病及小儿常见病,尤其擅治小儿肾脏病,如小儿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IgA肾病、遗尿等。

陈汉华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擅长:擅长于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如小儿肾病综合征、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IgA肾病、性早熟、尿频、遗尿等。

许楷斯 副主任医师,中医儿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肾脏病,如小儿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遗尿等。

陈乃清 副主任医师,中医儿科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导师。先后师从儿童肾病专科郑健名中医、邓俊芷名中医、黄清明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咽喉炎、胃肠炎、消化不良、厌食等诊治。

裴俊娟 主治医师,中医儿科学硕士。擅长:儿童体重管理,小儿肥胖、遗尿、尿频、遗粪、鼻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咳嗽、厌食、便秘及儿童体质调理等

温晓莹 主治医师,中医儿科学硕士。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各种儿科疾病。

林晓红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儿童保健、营养评估、单纯性肥胖、矮小症、体质调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鼻炎、腺样体肥大、厌食、便秘、腹泻、多动、抽动、遗尿等。

张丽娇主治医师,儿科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岭南小儿肾病名家黄清明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各种儿科肾脏相关疾病。

梁兆雄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创立于1933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主委单位。拥有中医儿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科室汇聚医护人员80名,含全国第3、4批名老中医师承导师及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设立儿童呼吸病、肾脏病、神经发育行为、保健与治未病、风湿免疫与血液病等5个亚专科,拥有脱敏治疗中心、支气管镜技术等,在全国中医院儿科同行中率先开展儿童肾脏穿刺术。专科特色突出,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10余种,如穴位贴敷、小儿推拿等。科研成果丰硕,拥有广东省中医儿科临床药物研究基地及一级实验室,开展多项课题,科研经费超150万。专科影响力广泛,荣获多项政府嘉奖,与30余家医院建立“岭南中医儿科医疗联盟”,年均接受进修医护人员近20人次,区域外病人比例不断上升,疑难病种抢救成功率持续提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国庆假期观察:美食成出... 东方网记者程琦10月8日报道:全国多个景区门票约满、“必吃榜”餐厅单日排队量2000多号、古镇老街人...
佑吾幼|“尿频风暴”来袭,娃是... 【佑吾幼】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念为核心,广东省中医院儿科杨京华团队通过接地气的科普,为您...
文博赋能与新消费破圈彰显中国黄...   新华社贵阳10月8日电 题:文博赋能与新消费破圈彰显中国黄金周文旅经济活力  新华社记者骆飞  ...
循着《小河淌水》来,密祉景区醉... 国庆中秋假期,弥渡小河淌水·密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省内外...
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全市公园迎客超... 中新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8日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全市公园迎客13...
国庆7天浙江水上出行旅客超19... 10月7日,乘客有序登船往返栈台-大鹿岛两地。臧羿岚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8日电(记者 王逸飞)记...
假期超1382万人次打卡北京公... 国庆中秋长假,全市公园共迎来游客1382.96万人次。其中,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461.23万人次,...
返程高峰来啦,出行安全需注意! 国庆、中秋假期余额告急 不少小伙伴 已经踏上了返程之旅 但无论你是乘坐公共交通 还是自驾回家 出行...
游客称在广西丹炉山坐滑道遇蛇从... 10月5日,网友“是烧鸭粉的贤”发布视频称在广西南丹县丹炉山景区一处滑道游玩时遇到了一条蛇,视频为第...
鸡尾酒,一杯调制的社交艺术 比起纯饮烈酒,鸡尾酒提供了一种更富创意和趣味的饮酒方式。它将不同风味的酒类、果汁和香料巧妙融合,创造...
一城红酒·百年味道:2025 ... 中国陕西,醉美丹凤,康养福地,红酒名城 当秦岭的秋意染透丹江两岸,当百年酒窖的木塞渗出陈酿的芬芳,一...
老厂新City,摩登新风采 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罗雅静 当工业印记与都市潮流在国庆假期碰撞,当时光回响与当代灵感在红砖建筑中交...
原创 烤... 无论是冬夜街角的烤地瓜摊,还是商场门口飘香的烤炉,地瓜那股焦香味,☎️:19953132400,总有...
小长假晚餐,四口人4道菜,有荤... 放假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晃小长假就要结束了,除了刚开始的几天出去逛逛,和朋友们聚聚,这两天就踏踏实...
经典名肴——酱爆肉片 猪上脑肉肉质鲜嫩,在传统的中式烹饪中,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这种优质的猪肉部位进行烹饪。中国烹饪历史悠久...
葱香肉饼这样做省事又好吃,发面... 早起做饭最头疼的,就是一家人等着吃饭,自己却手忙脚乱。尤其是想做点热乎的主食,既要松软又要入味,还不...
寒露至!这道补益肝肾,润肺通便... 小萱节气·药膳食疗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体的健康状态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顺应节气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