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诞,举国同庆。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假日市场工作要求,丰富产品供给,强化服务保障,全市文化旅游行业呈现出平稳规范、有序运行的良好态势,为游客营造了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一、特色活动亮点纷呈,打造全域文旅盛宴
全市共举办了100多项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假期文旅产品供给。2025第四届宝鸡银杏音乐节于10月2日至4日在陈仓区银杏音乐公园成功举办,邀请任嘉伦、许巍、罗云熙、老狼、赵雷等知名音乐人登台,以多元化音乐风格打造沉浸式视听体验。演出现场观看乐迷数量约10万人次,外地乐迷占比高达90%以上,不仅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订单量激增,更通过“音乐节票根享A级景区门票优惠”政策,形成“音乐+文旅”联动效应,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动区域文旅消费增长。
全市相继举办第五届“国韵秦风”陕西秦腔(宝鸡站)展演活动、“庆国庆·迎宾雅韵展风采”文化演艺等文艺演出活动10余项;宝鸡周文化系列活动、“乐颂华诞 声动宝鸡”第二届国庆户外音乐PARTY等群众文化活动49项;非遗刺绣双创转型发展大会、非遗打铁花等非遗文化活动7项。举办2025“国乐凤县・传韵三秦”陕西民族交响乐音乐会暨凤县红叶旅游季启动仪式、国宝朱鹮和千湖湿地摄影赛、电商直播带货短视频大赛等旅游宣传推广活动15项。多彩纷呈的文化旅游活动,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二、中省媒体聚焦宝鸡,宣传报道多点突破
我市多个景区和活动被中央媒体宣传报道,2025第四届宝鸡银杏音乐节被央视一套朝闻天下《国庆海采》报道;关山草原景区“关山盛景迎华诞 月下团圆庆佳节”系列活动被央视、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岐山周文化景区登上央视CCTV-1、CCTV-13《朝闻天下》栏目;凤翔区举办的“国庆颂华章·秦腔润民心”专场演出、书画展等活动,获央广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宝鸡秦腔博物馆秦腔表演引爆文化热潮,四川游客盛赞非遗魅力,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起点新闻等媒体报道。
构建“官方平台+自媒体+达人”宣传体系,宝鸡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连续播发宝鸡银杏音乐节有关推文、视频51条,7天浏览量累计超过800万次;“陈仓文旅”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推送信息累计阅读量突破380万次;凤县文旅宣传片登陆深圳卫视国际频道,抖音号直播《凤飞羌舞》等活动累计观看人次超5万;眉县组建“现场宣传小组”,在抖音、视频号发布短视频72条,播放量达52万次。此外,法门文化景区、太白山景区、中国周原景区、三国小镇景区等通过直播等方式,有效扩大景区对外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宝鸡城市品牌曝光量突破3000万次。
三、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筑牢文旅安全底线
为全面做好假期文化和旅游保障工作,节前,我局召开了全市假日文旅安全及市场保障工作会,就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文旅安全、市场管理、产品供给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有效压实相关部门、各县区文旅局、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责任。
假日期间,我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深入2025宝鸡银杏音乐节演出现场,蹲点指导开展安全工作。组织各县(区)文安委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指导辖区内所有文化旅游企业,持续开展安全隐患自查整改,在每天运营结束后,对所有重点部位、消防器材、特种设备、娱乐设施设备等进行全面检修维护,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启动《宝鸡市假日文旅安全及市场保障工作机制》,成立督导小组,深入各县(区)及重点旅游景区,开展隐患防治督导检查,指导各人流密集的文旅场所假日期间要严格落实“预约、限流、错峰”措施,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点位客流量监测、疏导工作,严防拥堵、踩踏等安全事故发生,有效织密假期文旅安全防护网。
四、严格假日执法巡查,假日市场规范有序
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秩序规范管理工作,组织市、县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全面加大假日期间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力度,以县区执法明察、市支队暗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假日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网络表演、娱乐、上网服务、营业性演出等活动的监管,规范其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指导各文化旅游企业对照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假日期间,全市文旅领域共出动检查人员1250人次,检查文旅企业575家次。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干部值班制度,落实重要信息报送制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积极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益,全市文化旅游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