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卉
记者 章卉 摄
“请113号顾客取餐。”今日(8日)中午12点56分,宋姐之望江面馆东山弄店内座无虚席。潮新闻记者看了看,游客们不清楚拌川是什么,会选择更熟悉的汤面。一位姑娘去隔壁打包了一份游埠豆浆和一根油条,感受一下杭州的市井生活。
年轻人爱上逛杭州的菜市场。位于西湖区的这家新型菜市场早早就做了策划,等着年轻人来。
记者 章卉 摄
看起来,年轻人有,但不多。“外地游客比往年长假少。年轻人刷小红书都知道我们这,可能堵在景区了,今年又那么热。”店里的大姐很豁达。
西湖里的虾。记者 章卉 摄
一楼的水产区,经过潮新闻报道后,西湖鱼亭生意更好了。
潘大姐期待能唤来一波消费能力强敢尝鲜的年轻人。她也知道,年轻人还没玩够,来旅游的也只是找过来拍照发朋友圈。
年轻人爱上逛杭州的市集,绝不只是传说。二楼蔬菜区53号“蔬菜西施”郑丽珍是潮新闻记者目测最年轻的摊主,90后,安徽人。因为年轻,她懂年轻人喜欢什么。和父母同在一个市集,她的摊位配色鲜艳,菜品看上去精致一些,就很讨年轻人欢喜。
记者 章卉 摄
“昨天傍晚,都快6点半了,我准备收摊的时候,一对年轻人来买黄瓜,买了30多元钱的,又挑了点西红柿,说住民宿,这些可以边逛边吃。”90后的小郑在微信上积攒了一批年轻的老客人。“年轻人用手机是利索,上叮咚买菜讲克数就没概念。他们喜欢直接和我讲,要多少蔬菜,做色拉还是炒菜,我都会帮他们配好。”
记者 章卉 摄
年轻人最爱逛的店里必然有甜品店。在东山弄市集就有一家“崽崽蛋糕屋”,它的前身是欢牛蛋糕店。经历了风波之后,这家店在今年8月店租到期后退了一楼的店铺。
店主韩女士回到市集二楼,把操作间变成工作室,重新起航。
记者 章卉 摄
街坊们,尤其是在附近开店的老板娘们都很支持她,4寸蛋糕尤其受欢迎,法芙娜巧克力脆珠和芒果、蓝莓喜欢的最多 。
受访者供图
国庆中秋假期,小红书上支持她的粉丝催着她更新,周边的老客户也来订蛋糕。
受访者供图
本来就很会做手工,选好的水果,用心做蛋糕坯,成品越来越有样。在操作间忙活了7天,韩女士今天给自己放了一天假。
韩女士也很感谢潮新闻。如今的她接纳了现在的新生活,创业不易,勇敢地承受挑战,但也不给自己太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