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嫌弃的“垃圾食品”,把日本人迷得神魂颠倒
创始人
2025-10-07 08:03:54
0

▲ 更多精彩故事 请关注视频号【匠心之城】

本文转自: 最华人

在日本,麻辣烫是药膳!

一觉醒来,中国味道已经征服全日本了?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日本“当红炸子鸡”,AKA“餐饮界的大熊猫”。

寿喜烧、生鱼片、天妇罗、烤鳗鱼……这些经典日料,都是图一乐,要说“正宗日料”,还得是我们中国的——麻辣烫。

听我的,如果妈妈再因为你吃麻辣烫叨叨个没完,你就把这张截图甩给她看:在日本,麻辣烫是药膳!

日本人认为麻辣烫里20多种香料制成的辣油有药膳成分。图片来源:东海电视台新闻

以前咱中国人管它叫“垃圾食品”,到了日本摇身一变成了“健康轻食”,有人坐轮椅都要赶去排队。

但是,麻辣烫的爆火,换在别的国家我都可以理解,唯独在日本让人觉得有些时空错乱。

不妨在脑海中默念大众熟悉的日料,有几个是带麻还带辣的?

通常一个自诩“吃辣达人”的日本人,其最高程度也就是个广东人水平。大概吃寿司蘸芥末时多挤一管子,或者多来几勺麻婆豆腐,就已经算是超常发挥。

要是让他们尝试国内正常辣度级别的麻辣烫,大概会边吃边流眼泪吧,只是不知道是好吃得想哭,还是被辣得想哭……

那么问题来了,不爱吃辣的日本人,到底是怎么被中国麻辣烫迷得神魂颠倒的?

图片来源:Tik Tok

01

全日本都在排队:

麻辣烫火得到底有多离谱?

在日本,麻辣烫有多火爆?

前段时间,根据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东京气温连续九天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最高温度达到40℃以上。

然而,这样的酷暑天气,人们不是待在家里吹空调,反而在麻辣烫店排起了长队……

正应了老祖宗的一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吃喝面前,人人平等。

可在日本,想吃上一口正宗的中国麻辣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看看麻辣烫门口大排长龙的日本人吧,哪个不是为了这一口,不惜冒着中暑的风险,在门外苦等半个钟头。

图片来源:朝日新闻

如果你认为他们只是好奇前来尝鲜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排队的大部分人都是超级熟客,嗜麻辣烫如命,一天不吃,浑身难受。

图片来源:朝日新闻

日本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有关麻辣烫的视频,百万粉丝的博主争相探店,各路明星捧场,甚至轰动了日本当地电视台,专门派记者去店里探访。

不论是素人还是记者,品尝过麻辣烫之后,通常只有一个表情:

图片来源:朝日新闻

配合上摄像机恰到好处的变焦,记者惊恐地瞪大了双眼,嘴里不忘念叨着台词:“药膳的香气在舌尖弥漫开来,汤底虽然微辣微麻,但入口却颇为醇厚……

再加上点金光、流几滴眼泪,就可以放在《中华小当家》里当素材了。

池袋一家麻辣烫店主称,开业初期,店内的顾客中大多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而如今日本食客的比例已90%其中大部分是年轻时髦的“樱花妹”。

麻辣烫在日本的爆火,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DIY菜品,虽然咱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点菜方式,但在日本,从来没有一家店能让他们如此自在地“做自己”。

二是日本独特的合群文化赋予了麻辣烫一层“社交属性”,一个人去吃麻辣烫,其余人为了合群,通常也会跟着尝试,先吃带动后吃,最后全部沦陷在麻辣烫的美味之下。

图片来源:第一电视台新闻

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麻辣烫汤底融合了辣椒、花椒等20多种香料,被当地人尊称为“十全大补汤”,再搭配上新鲜的蔬菜,使得他们坚信——多吃麻辣烫一定可以减肥……

当然,麻辣烫中排名亦有高低,如果要选出日本最火爆的麻辣烫品牌,无疑是我们最熟悉的杨国福麻辣烫。

“在中国基础,在日本就不基础。”

下班、放学,吃一口杨国福,已经成为大部分“樱花妹”的潮流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TBS新闻

要知道,在日本杨国福麻辣烫的价格可谓拳打肯德基,脚踢星巴克。

100g价格高达400日元(约19元人民币),随便点点都要2000日元起步(约95元人民币)

国内价格算“价格刺客”的话,日本绝对称得上是“价格屠夫”。

随便夹点菜就要1300日元

但高昂的客单价并没有浇灭日本人的热情,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中午十一点才开门的杨国福麻辣烫,早有人提前在门口排成长队,看这排队架势,不说还以为在抢iPhone17呢,但招牌上那明晃晃的招牌,又告诉你——这分明就是你家楼下那不温不火的杨国福……

不得不承认,在征服日本人这方面,杨国福麻辣烫绝对是专业的。

当然,杨国福麻辣烫在日本掀起麻辣风暴,靠的不仅仅是一锅热汤和几味香料——背后真正推动这一切的,是那个把街边小吃做成品牌连锁的男人:杨国福。

杨国福

02

地下室“熬”出个餐饮巨头

杨国福的第一锅麻辣烫底料,是在哈尔滨永和街奋斗路的地下室完成的。

他用电饭锅熬了锅豆瓣酱,配上些草药、辣椒、香料,拿去给朋友品尝。

“齁咸。”

“你这能吃吗?”

这是杨国福得到的第一个评价,他不甘心,又研究了3年,立志做不出好吃的底料绝不上桌。

2003年,在扔掉了价值几万元的底料后,第一家“杨记麻辣烫”终于开业了,门店简陋、招牌破旧,店里的桌子、椅子吱吱作响,但挡不住生意火爆。

第一天就卖了300多元,不到三个月,门店日均销售额已有三四千元之多。

杨国福麻辣烫的前身杨记麻辣烫,图片来源:杨国福集团

要知道,在当时店里的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200多元。

生意越做越大,自然而然地,杨国福开始琢磨带领麻辣烫驶向更远的蓝海。

当时,麻辣烫没有固定的门店,在大众的眼里,它就是一种街头解馋的小吃。

若是有人说要把麻辣烫做成连锁生意,那一定会被认为脑袋秀逗了。

但杨国福不这么想:如果底料稳定,流程可控,麻辣烫为啥不能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成为世界级的连锁品牌?

2007年,杨国福正式将“杨记麻辣烫”更名为“杨国福麻辣烫”,开启加盟之路。

“用本名,意味着我必须负起责任,加盟商一旦犯错,别人骂的就是我杨国福本人,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

靠着客流高,成本低的优势,杨国福很快吸引了几百个加盟商,逐渐走出东三省,走向一线城市。

此后,杨国福不断优化加盟流程,建立标准化食品加工厂,还提出了重要的“快餐式麻辣烫”的概念,让称重式麻辣烫走向了大众视野。

但与此同时,品牌化也带来了价格的全面飙升。

随便夹点肉、来点豆制品,结账动辄五六十元,社恐人连“不要这个”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结账时捂着钱包默默肉疼。

图片来源:小红书

曾经的20元吃到饱,到现在20元只能看见汤底,麻辣烫一度与雪糕、麻辣香锅、话梅并称“天价刺客”,打工人见之无不闻风丧胆。

同时,国内的麻辣烫市场也逐渐趋于饱和。从2023年的13.8万家至2025年1月的15万家可以看出,国内麻辣烫市场的增长明显放缓。

麻辣烫门店起伏变化。图片来源:红餐网

杨国福早早想清楚了一件事——麻辣烫,不可能只是中国的麻辣烫。

03

国内爱答不理,国外高攀不起:

为什么国外越贵越火?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很多时候,一些看似无解的困局,换个角度、转个方向,也许就有另一番天地,麻辣烫出海便是如此。

从2015年开始,杨国福便悄悄启动了“出海计划”,先是在加拿大试水,接着进军新加坡、澳大利亚,再一路杀进了日本、韩国,甚至远赴迪拜、巴黎。

近两年,他把国际部门交给儿子杨兴宇打理,正式组建起系统化的海外团队。

杨兴宇接手后,这碗简单的麻辣烫,煮出了匪夷所思的“冰火两重天”。

在国内,它是“价格刺客榜”常客,但在国外它摇身一变成了高级轻食、都市养生餐。

从口味上来说,国内和国外并无区别。

依旧是麻辣、番茄、牛骨汤、干拌这四种汤底。汤底、核心调料及标准化食材也是食材通过自有的供应链体系从国内运输过去的。

从价格上来说,国外甚至比国内更贵。

拿欧洲举例,杨国福的平均客单价在20-25欧元(约180-200元人民币),而麦当劳、肯德基的一个套餐大概只在10欧。

可以看到,杨国福麻辣烫在国外走的不是低端路线,甚至对比国内算是踩在了“轻奢”的门槛上。

欧洲人流行来杨国福麻辣烫过生日。图片来源:杨国福集团

可高昂的价格并没有阻止老外对它爱得死去活来,反而几乎是开一家,火一家。

问题是,为啥在国内打工人被它的价格刺得肉痛,老外却甘愿掏空钱包呢?

原因其实简单。

杨国福赚的是文化溢价的钱。

这个逻辑其实和日料出海如出一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人天天排队的寿司郎。

寿司在日本是家常便饭,到了中国就有一层天然的滤镜,变成了文化象征、异国风味。

换句话说,杨国福不光是在海外卖出一碗麻辣烫,而是用“药膳”“养生”“中草药”的概念,赋予中餐更高的“文化附加值”。

截至目前,杨国福麻辣烫拥有近7000家门店,其中海外门店近200家,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日本,它是神奇的“养生圣汤”;

在鹿特丹,它是被媒体盛赞的“自选奇迹”,让荷兰人第一次爱上“吃辣”;

荷兰国家日报报道。图片来源:杨国福集团

在杜塞尔多夫,它是被莱茵邮报反复报道的“东方热潮”,是德国人餐桌上的新宠;

柏林门店。图片来源:杨国福集团

在塞尔维亚,它是跨越语言的“美食名片”,让巴尔干半岛也开始念起“麻辣烫”三字;

塞尔维亚门店。图片来源:杨国福集团

在海外,它是无数华人心中那口熟悉的乡愁,是更多外国人眼中中国小吃的代表。

现在的杨国福麻辣烫,已经不是一碗汤那么简单了,而是蕴含着中餐出海的一场浩浩荡荡的品牌觉醒。

04

中餐出海,百舸争流

过去几十年,中国美食在海外并无一席之地,大多困于唐人街的巷子里,做的也都是国人的生意。

北京烤鸭、宫保鸡丁、左宗棠鸡,这些中国美食在美国和欧洲家喻户晓,却很难看到一家像样的中餐连锁品牌,说到底,走出去的只是一个“形”而没有“魂”。

但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崛起,不少中国美食正在集体经历一场的出海浪潮,而杨国福麻辣烫,只是其中的一艘旗舰。

山西卖油郎开的鼎泰丰,靠卖小笼包,在全球开出182家门店,被《纽约时报》评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

在美国商场,能经常看到老外拎着鼎泰丰的袋子逛街,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种高级。

鼎泰丰迪拜店的火爆场面。图片来源:迪拜人

重庆妹子刘梅,把“刘一手火锅”推向海外,在全球开了1500多家门店。

她说:“就像当年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时受到大家追捧一样,我希望刘一手也能成为外国人争相追捧的对象。”

纽约一家刘一手火锅门店

还有国人最熟悉的沙县小吃,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风靡中东,就连沙特王室成员都前来捧场。

更多的,蜜雪冰城、卫龙辣条、艾雪,一个又一个中国美食品牌在国外成为老外心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们心中怀揣的出海信念,大多与杨国福一样,就是走出去,为四海的游子、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盛住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为中华美食走向世界并发扬光大而努力。

这种改变,不只是商业上的升级,更是文化输出的一次正名——以前是“人找中餐”,现在是“中餐走出去找人”。

放眼望去,中餐出海的浪潮越推越高。

而这股浪潮背后的,不只是杨国福,更是一代中国餐饮人,正在用中华美食叩开世界的大门。

参考资料:

[1] 杨国福集团欧洲接连开店 杨国福麻辣烫海外迅速火爆

[2] 爆梗研究所能吃辣的日本人,正在疯狂迷恋中国麻辣烫

[3] 潇湘晨报中国麻辣烫在东京走红,日本民众冒着酷暑排长队,称好吃又健康

本文转自: 最华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治太行山大峡谷秋色,十月山林... 金秋十月,正是赏景好时节。当北方的寒意悄然袭来,山西长治的太行山大峡谷却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层...
原创 F... 现在NBA的各支球队实力越来越接近,自从2018年之后,没有一支球队能够卫冕成功,甚至连连续两年打进...
原创 太... 在哈尔滨松花江北岸,一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翡翠般镶嵌在江波之上,这便是素有"北方...
原创 王... 北京时间10月5日18时20分,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男单决赛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世界排名第一的王...
原创 亩... 亩产8000斤,市场上不愁卖,产地却堆积如山,3毛一斤无人收购。大家好,我是小乔,与你每天分享有趣的...
十年皖藏情,医路格桑花 | 从... 2025 十年皖藏情 医路格桑花 纪念安徽医疗援藏十周年 编者按:十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当江淮暖流...
原创 R... 刷到Rose带非洲家人来中国?我本来还挺期待,结果… 前几天刷社交平台,突然刷到Rose说要请非洲...
返程票买不到怎么办!官方详细攻... 刚刚过完中秋 大多数朋友还沉浸在 吃月饼、唠家常的团圆氛围里 但有一些朋友 却有一些焦虑—— “我还...
新疆喀纳斯景区暂停开放户外徒步... 10月5日傍晚,新疆喀纳斯景区出现暴雪天气,造成省道S232线49公里至57公里等路段出现严重积雪结...
中秋节,宁武芦芽山旅游度假区送... 中秋月圆,家国同庆。10月6日,为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旅途中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暖心的关怀,宁武芦芽山...
旅居岭南(四十三)我更喜欢把芙... 在我游历过的众多古镇中,参与拍摄电影的不在少数,之后最多在电影的取景地挂一块牌子,注明:“XX电影在...
文化与美食碰撞,古城西安升腾起... 10月3日,在易俗社文化街区,秦腔演员为游客表演经典唱段。 中秋与国庆相逢,8天的长假为古城西安带来...
乌镇的“似水年华”|十月行记 记者 陈植 10月4日早晨7点半,王晓晨已在乌镇乌村稻舍乡村酒店门口等待景区往返班车,打算赶在乌镇古...
Z 世代整顿旅游市场?武汉国庆... 世界在变化·无需你同意 1. 现象概况 2025年国庆期间,武汉多地(长江边、黄鹤楼旁、光谷广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