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北京之行是一段充满文化探索与人际交流的难忘行程。在短短几天里,我们和学伴走访多处,但其中天坛、故宫、亮马河以及慕田峪长城是我最有记忆点的地方,且从古代皇家建筑的雄伟壮阔到现代城市景观的优雅宁静,每一个地方都带给我不同层面的感动及反思,而与学伴共同体验这些历史和文化,更让这趟行程增添许多欢笑与回忆。
首先,我想谈一谈天坛,这座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福的场所。走进园区,迎面而来的是整体对称的建筑与一望无际的空间感,让人立刻感受到这里的庄严与神圣。我和学伴首先来到最具代表性的祈年殿,蓝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搭配三重屋顶的结构,展现出古代对“天圆地方” 宇宙观的体现。学伴边拍照边兴奋地跟我说:“你看那个屋顶的比例设计,真的很有讲究”,我们一边对照课堂所学,一边在殿前的石板路上走着,想象着过去帝王祭天的场景。那天的阳光很温暖,我们谈的不只是建筑与历史,还分享彼此对未来的梦想,这般寻常的交流反倒让我觉得特别珍贵。
再者,我们来到故宫。与天坛不同,故宫给人的感受是更加宏大而威严。我们从午门入场,一路沿着中轴线前进,每经过一个大殿,就像打开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站在太和殿前,看着那高高的丹陛和金色屋顶,学伴问我:“你觉得皇帝每天在这里上朝是什么感觉?”我笑着说:“可能跟我们早八上课一样吧,只是他们压力更大。”这样轻松的对话,让我们的参观变得不那么严肃,也更加贴近生活。时间紧凑,我们加快脚步也要好好感受故宫的魅力,且在珍宝馆和钟表馆里,我们看见许多保存良好的文物,从玉器到宫廷机械钟,每一件都让人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参观完故宫时,我们拍了一张合照,照片中虽然阳光刺眼,但我们都笑得很开心,这段记忆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此外,我们也安排了一个较为轻松的行程——亮马河漫步。这里与前两个古迹景点截然不同,是北京近年来致力打造的现代水岸公共空间。我们从亮马桥附近出发,沿着河岸散步,两旁绿意盎然,河面波光粼粼。不时有艺术装置与咖啡馆点缀其间,让人仿佛置身于国际大都会的现代步调中。学伴说他很喜欢这样的城市风景,既能放松,也能观察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在河边坐下,静静地欣赏属于北京夜晚的优美,彼此聊着旅途中最喜欢的景点与感受。这段闲适时光,成为我们北京行中最平静、最温暖的一个片段。
最后,我们挑战了慕田峪长城的陡坡路段。这是整趟行程中颇具体力挑战的一站,但也是我最难忘的一段经历。站在长城脚下,仰望那蜿蜒于群山之上的石墙,真的会让人肃然起敬。我们一步步攀登,虽然途中气喘吁吁、双腿发软,但互相鼓励、彼此扶持,最终还是一起登上了一座敌楼。当我们站在高处俯瞰整片山脉与长城延伸的壮丽景象时,同伴对我说了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笑着回复道:“我本就不是好汉,但也不会怯于挑战”,引来周围游客的短暂笑声,而我们也在这里拍下了整趟行程具有纪念性的照片。
回顾这趟北京之行,从天坛的神圣、故宫的壮丽,到亮马河的悠闲与长城的壮阔,我不仅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度与多元,也在与学伴的互动中建立了更深厚的情谊。我们不只是在行程中并肩走过,更通过这些文化与风景的交流,理解彼此、支持彼此,这段时光不仅丰富了我的见闻,也温暖了我的心。这次北京行是我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2025年元月起,京彩台湾面向全网发起“京台心故事”主题征文活动,邀请两岸同胞和青年朋友用文字记录京台两地的旖旎风光与人文肌理,梳理京台生活中的点滴感悟,畅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路历程,展现两岸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我们期待与你一同书写“两岸一家亲,京台心连心”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