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高铁:重构吉林东部旅游版图
创始人
2025-10-04 18:15:08
0

从“长白山独美”到“沿线皆风景”,从“景区各自吆喝”到“区域协同迎客”,吉林东部旅游的发展逻辑正在被重构。

沈白高铁的通车,正打破吉林东部旅游长期存在的“单点孤岛”格局,推动这片曾因地理阻隔而“各自为战”的旅游资源带,加速迈向“集群化、一体化”的全新发展阶段。

破局“单点吸引”:沿线城市实现从“驿站”到“目的地”的转型

“以前外地游客来吉林,基本是直奔长白山,我们通化就像‘途经驿站’,留不住人。”通化市文旅局工作人员的这句话,道出了吉林东部旅游的过往困境。

长期以来,尽管长白山是核心旅游IP,但通化、白山等地受交通不便影响,始终处于“游客过境不停留”的尴尬境地。

沈白高铁的通车,不仅是“缩短时空距离”,更重构了游客的出行选择与消费习惯。

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的“48小时跨市攻略”颇具代表性:10月1日游览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10月2日体验白山鲁能胜地,随后前往长白山北坡。“以前坐大巴熬5小时,只能直奔长白山,现在高铁1小时直达沿线城市,能深度玩遍小众景点。”这种“多城串游”模式,在长假前两日渐成主流。

而随之而来的便是,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打破了吉林东部旅游的“可达性瓶颈”。

为承接客流,沿线城市纷纷完善交通接驳:通化开通9条高铁公交专线、7条景区客运班线,实现“高铁站-景区-居民区”无缝衔接;长白山区域构建13条客运班线+免费接驳公交的立体网络,“出站30分钟到景区”的承诺成为现实。当通化、白山与长白山的时空距离缩短至1小时内,游客“决策成本”显著降低,“单点打卡”自然升级为“区域漫游”,为沿线城市从“中转站”向“目的地”转型提供了关键前提。

“以前想玩长白山和通化,光路上就要花两天,现在高铁一小时直达,既能看天池,又能品红酒,太方便了!”来自天津的游客王先生的感受,正是吉林旅游从“单点吸引”向“集群引流”转变的生动写照。

聚力“协同发展”:区域旅游完成从“各自为战”到“抱团造血”的升级

沈白高铁通车前,吉林东部的旅游资源呈现“碎片化”特征:长白山的生态资源、通化的红色资源、白山的冰雪资源虽各具特色,却因缺乏联动难以形成合力,甚至存在“同质化竞争”。而这个十一,“协同”成为破解资源孤岛的关键钥匙。

政策层面,沿线城市推出“高铁专属福利”形成联动:抚松县在高铁开通3天内,对4A级以下景区实行凭高铁票免门票政策,并整合资源设计5条跨区精品路线;通化则通过“全域A级景区免票/半价”优惠吸引客流,同步以红色旅游节、抗联主题体验活动留住游客,实现门票政策与文旅产品的绑定。在服务层面,抚松县上线“畅游抚松”智慧小程序优化体验,长白山站“参乡暖途”服务站聚焦跨区咨询需求。这种“政策互通+服务互联”的模式,已显现“1+1>2”的效应。据文旅市场监测,沈白高铁开通后抚松县游客停留时间显著延长,带动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稳步增长。

吉林东部旅游的区域协同,绝非简单的“优惠叠加”,而是从“资源输出”向“价值共创”的转变。当通化的红色旅游与长白山的生态旅游形成互补,当抚松的人参体验与白山的冰雪预售形成联动,区域旅游便从“单一景点吸引”升级为“全域体验留住客”,这正是破解“门票经济依赖”的核心路径。

布局“长远集群”:旅游发展迈向从“短期客流”到“长效增长”的新阶段

十一前两日的客流高峰,只是沈白高铁带动吉林东部旅游发展的“开端”。真正的转型,在于沿线城市以高铁为契机,推动基础设施完善与产业结构升级,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硬件上,抚松县成立“高铁服务保障指挥部”,破解37项建设难题,高铁站供水、5G基站等工程全部完工,南北广场、旅游集散中心投入使用;通化计划加密公交专线、新增10台应急车辆,长白山站将扩充网约车与包车运力。软件上,抚松打造30项康养体验项目,开发人参文创产品,整治1300余家经营主体的消费环境;白山借助高铁提前预热冰雪产业,鲁能胜地冬季滑雪套餐预售量同比显著增长,实现“夏秋游”与“冬春游”的衔接。

吉林东部旅游的长远竞争力,在于能否以“基础设施补短板”保障游客体验,以“产业升级创价值”留住游客消费。

当抚松的人参文化从“特产销售”升级为“体验经济”,当白山的冰雪资源从“季节性依赖”升级为“全年引流”,区域旅游才能真正摆脱“短期依赖”,形成“长期集群效应”,成为东北文旅发展的新增长极。

有专家指出:“沈白高铁的意义,不仅是打通了一条交通线,更是打开了吉林东部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空间。未来,随着协同机制的完善与产业的深化,这片区域有望从‘旅游过境地’转变为‘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沈白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旅游版图”的重构,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从“单兵作战”到“集群突围”,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赢”,吉林东部旅游正在告别“资源分散、效益低下”的旧模式,迈向“全域联动、全链增值”的新阶段。其价值不仅在于缩短了空间距离,更在于打破了区域壁垒,让吉林东部旅游从“零散的珍珠”变成“璀璨的项链”,这才是对东北东部旅游经济版图的真正重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笼日销超1000笼,流量环比... 国庆假期,不少“吃货”跟着“必吃榜”深入大街小巷,“吃”出了一份“味蕾游”指南。大众点评“必吃榜”寻...
调肉馅要不要加水?教你详细做法... 调肉馅要不要加水?教你详细做法,肉馅又香又嫩,包饺子特好吃 说到饺子,我们都喜欢吃现包的,不怎么喜欢...
台东美食街烟火气满溢 10月4日下午4时许,青岛和兴路美食街十分热闹,升腾的烟火气与食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浓郁的...
一百多个门的“超级绿肺”怎么逛... 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北京各大公园赏花游火爆。有三个奥森那么大,建有100多个大门的温榆河公园已正式建...
陈钷检查国庆中秋假期景区安全及... 10月4日,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钷检查国庆中秋假期景区安全及旅游保障工作。 ▲陈钷在雪溪乡胡氏大院...
“避峰”还好玩,这些小众“宝藏... 这个国庆假期 不光旅游景点人挤人 就连服务区都成了“打卡”点 随处“人从众” 8天超长假期即将过半 ...
激增爆满,游客滞留!当地人懵了... “活了一辈子, 第一次见这里限流!” 这个国庆假期 全国各地 不仅老牌景点被挤爆 就连那些曾经的小众...
“转折之城”遵义掀起“双节”红...   新华社贵阳10月4日电(记者骆飞)清晨,阳光洒在遵义会议会址的青砖灰瓦上,更显庄重。国庆、中秋“...
约满!售罄!创历史新高!这个国... 10月4日上午10点 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微博发布消息称 国庆中秋假期游客增多 景区停车场已经饱和 景区...
白沙滩、花海、草坪、儿童设施…... 近日,位于南沙中心城区的蕉门岛公园白沙滩在南沙市民的朋友圈里频频刷屏。小南从南沙区建设中心获悉,蕉门...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守护美丽星... 图为游客在阿里暗夜公园与银河合影(9月28日摄)。新华网 柑丹鸯琦摄 阿里暗夜公园是我国首家以星空观...
“月亮”出没上海 一轮海上明月融入世纪公园的自然绿意,隐身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楼大厅,穿过地铁人民广场站的流动脉搏...
超200万人次“双向奔赴” 这是一场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
龙泉“顶流”!假期遛娃打卡首选 国庆+中秋的8天假期 龙泉宝爸宝妈们是不是都在找 既能让娃撒欢 自己也能轻松的地方? 别急!今年国庆...
长假前四天上海接待游客超150... 财联社10月4日电,上海市文旅局10月4日透露,国庆假日第四天,本市文旅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未发生相关...
南瓜五不吃,吃了秋难安”,喜欢... 秋风一起,菜市场的南瓜们就集体换上金黄外衣,个个圆滚滚地蹲在摊位上,看着就喜庆。老话说得好"秋天到,...
周村多家名店与特色美食入选 “... 近日,淄博市“名店、名厨、名菜、名点、名吃”评选结果公布, 周村多家名店与特色美食荣耀登榜! ...
我和“梅元居”拖罗饼的情缘||... 我和“梅元居”拖罗饼的情缘 作者:罗瑞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临中...
红烧肉怎么做?牢记“4个窍门”... 红烧肉怎么做?牢记“4个窍门”,软糯入味,不腥不柴,好下饭 之前不会做红烧肉的时候,只有下馆子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