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的巷是弯的,巷里秋也曲。而正因其弯曲,韵味才浓。
巷里秋丰盈,自不必太多溢美,无须过多点缀。一曲江南秋歌,已然自巷来,欣赏就好。
图片由苏报播报大模型AI生成
在姑苏,四季之中,踏春去城外。姑苏城外自有寒山寺,那是个好去处。若歇夏,少不了去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去那些地儿的精巧回廊、奇石浓荫、宽敞庭院后的曲径中留些足印,小憩贪凉,不出城郭,便可获得山林之趣。
而猫冬一说,在江南大可省略。
一年之中,在江南,在苏州,撷秋,可谓是重头戏,此乃雅趣。
此趣古来有之,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才子佳人俱有此兴。李煜就忘不了这江南的秋,曾几何时,他仍念念不忘,写下《望江南·秋怀》,诗曰“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比王勃于《滕王阁序》中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丝毫不逊。
杜牧是多愁善感的。他至枫桥,不似张继写那“霜满天”,说那“对愁眠”,大抵是他未曾听到那寒山寺夜半钟声的缘故吧?或许未能见到月落乌啼之时停泊的那条客船,所以横竖便觉得“长洲茂苑草萧萧,却算邮程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了。
杜牧匆匆离去,却引来了范仲淹,驻足于此,不禁《秋思》满怀,抑不住雅兴骤起,不由得欣然挥毫泼墨,写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佳句来。
李白的秋缺不得酒,更少不得月。他在月下独酌,在那独自举杯,独邀明月,坐花间,一壶酒,真真成仙了,好不自在啊!可饮得多了,难免伴月将影,舞影零乱,醉眼蒙眬,便对影成三人了。
别说诗仙了,就我闻了这酒味,独自流连于巷,却也觉得此时无月不叫秋。可依我说,秋时,还是东坡居士唱的那《水调歌头》好听,而且他也问得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问得多妙!可他居然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哈哈,大概居士也醉了。他说欲乘风归去,那就去吧,别管什么寒啊凉的,感叹个啥哟?你自不是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吗?诶,“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啊?还是祝福吧,说实话,他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得真好,我好感动!
撷秋,自少不了月,更离不开水。一眼望秋,穿不过水去,还有那落水月浮。月离不开水啊,若离,也就没影了。那就舀瓢水回去吧,也不必去揽月阁,也无须登得月楼了。最酣湖边一瓢饮,也做个秋之饮者,于水边弄出几个人影来?
江南的秋最丰盈多姿了。那是彩笔画不出来的容,水墨着不出的妆,诗也难写出的意。还有悸动的心,你能看懂吗?又能听懂吗?刘禹锡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表述此情。
其实不然,起码菊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也不是这样想的。
听说胥口那边的山道上,红叶此时正艳,而香雪海的菊却更肥。她们彼此一道与秋时演绎着一分江南的大气,姑苏的成熟。
昨夜的风来得急,搅乱了些许秋的蕴意。尽管今年的秋风行色匆匆,却也一夜间造就了这份江南之秋的绝景来,无意而难得地呈现着这份惊喜。
瞧,小香山那边,此刻正一派黛绿、鹅黄、赤红、深紫,香盈满山。山道上铺了厚厚一层斑斓的落叶,各色的都有,随意堆叠起一层厚毡。彩色的树冠连成了棚,树下似隧道,赤、橙、黄、绿、青、蓝、紫,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是彩,都是色。
而枫桥这边,枫叶羞答答地不愿离开那座桥,仿佛千年的依恋,已成了依偎的定式姿势,是再也分不开了的。一棵松桕在装扮着乌啼桥下流淌的水墨,诗与画,还有笙歌,一并演绎着一曲了秋之斑斓的歌。阳澄湖上,美人腿依然不嫌水凉,仍戏水而视,远望着虎丘的塔,像是在仔细分辨,千年之后,那塔是否又斜了几分几毫?阳澄湖边的苇,身条虽枯瘦,裹衣也单薄,却仍头顶着一团热烈的雪白,在伴着美人,于秋意中表白心意。
我是欲满载一船苇白,去平铺阳澄湖水的,去衬得残荷秋意的。只期待来年青色出水之日,为其点缀绿波,续我与秋的心之灵犀。在听北风过,于枯荷时,秋意在晕染了苍茫萧瑟的一叶红枫后,我再拾秋叶,折枝芦苇,吹一口气,让满天飞的芦絮去远方的远方宣扬我今年的一场与秋的绚烂邂逅。
十月的风,带着飒气,搅落了花瓣,也搅黄了树树的杏叶,惹得枫涨红了脸,一眼望去,好似遍野的树禾着了火。
这大抵便是艳秋了。
而我此时却依然恋巷难离。
小巷揽秋,揽烟火,留人情,揽出佳境,留得碧玉。
我游离于这庸常而美妙的巷中,似静物,眼在寻觅,而内心早画出一个秋。秋矜,秋傲,秋雅,自恋,不骄,恰又妙极。可人,婀娜,充实而浪漫,更不失热烈。粉墙黛瓦的底色下,那青的、绿的、黄的、白的、紫的,褐的色,恰到好处,恰有内涵。
巷之暮秋仍不殆,馨意仍浓。
看,小河岸那边,彼岸那巷里人家,秋院花正艳。菊不瘦,一两朵凌霄仍傲骨。金花茶醉,木芙蓉憨,月季当季。哦!秋有千日红,木槿花开朝天妍。最难得见,那蓝刺头球,调皮无忧,与风玩娱,我只窥一眼,便瞬间软化了秋凉。
而这些,于此季,通通都比不过一片叶。看那黄栌、银杏、乌桕、白蜡、梧桐、元宝槭、鹅掌楸、火炬树的叶片,红黄紫白,于秋,恰大放着异彩,让秋的色彩依然丰盈,依旧生机盎然。
秋叶如诗,撷取几片,充置行囊,伴酒吟诵,看来,已够我今年醉上一冬的了。
撷得秋意诗句满行囊,秋之色,无须再点缀了,回去打个秋风,读那眷恋,于秋的一滴水月色中,花叶的色彩斑斓里,走到巷头,读到来春,再无辜负。
(原载于《苏州日报》2023年12月07日 A08版)
作者:邹仁龙
编辑: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