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出门,看到楼下张阿姨拎着一兜冬瓜往家走,还跟我念叨 “天热,煮个冬瓜汤解解暑”。我赶紧拦着她,“张阿姨,白露都过了,再吃冬瓜可不行咧(武汉方言:不可以哦)!”
你是不是也这样?夏天吃惯了冬瓜、绿豆,入秋了还没转过弯。老话讲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节气一到,天气看着热,骨子里却透着 “燥” 和 “凉”。冬瓜、绿豆都是偏凉性的,再吃容易伤脾胃,搞不好还会拉肚子。
那白露后该吃啥?老祖宗早就给了答案 ——“秋食白”。白色食物跟秋天的气息相合,吃着温润,还能帮着身体适应季节变化。不是说随便吃哪种白色食物都好,这 3 种才是 “心头好”,做法对了,鲜掉眉毛还舒服,比啃大肉都得劲!
山药这东西,看着普通,却是白露后的 “宝藏”。菜市场里摆着的铁棍山药、普通山药,好多人分不清,随便捡一根就买。其实要炖汤,就得选铁棍山药,那种细细长长、表皮带土的,吃着粉糯;要是清炒,选粗一点的脆山药更爽口。
好多人做山药肉片汤,总抱怨山药煮烂了,或者吃着有股土腥味。我踩过的坑可不少!第一次处理山药,没戴手套,结果手痒得抓心,最后抹了醋才缓解 —— 这细节千万别忘了!
山药去皮前,先拿清水冲一下,再戴上一次性手套。山药黏液里的皂角素会让皮肤发痒,上次我图省事没戴,痒了一下午,悔得不行。去皮后切成滚刀块,泡在清水里,加几滴白醋,防止氧化变黑。
肉片选猪里脊,嫩得很,切薄片后用生抽、料酒、淀粉抓匀,再淋一勺食用油锁住水分 —— 这步别省!上次没放油,肉片煮出来柴得像嚼纸,全家都不爱吃。
锅里烧开水,先放姜片、山药,大火煮 10 分钟。山药煮到能用筷子戳穿,再下肉片,用筷子搅散,煮到肉片变色就关火。撒点葱花、盐调味,不用放太多调料,山药本身的清甜就够香了。
山药这东西,不光好吃,还特别 “贴心”。它不像有些食材那么 “霸道”,吃着温润,老人小孩都能消化。平时总觉得口干、没胃口,喝上一碗山药肉片汤,浑身都舒坦,比喝啥补品都实在。
杏鲍菇长得胖乎乎的,看着像蘑菇,吃起来却有股 “肉味”。菜市场里卖得不贵,好多人却不爱买,觉得它没味道。那是你没做对!干煸杏鲍菇做好了,焦香入味,比吃肉还解馋,关键还低脂,吃多了也不怕长肉。
我第一次做干煸杏鲍菇,直接切片下锅炒,结果炒出一锅水,吃着软塌塌的,跟嚼海绵似的。后来问了饭店的大厨,才知道有个 “关键步骤” 没做。
杏鲍菇选那种沉甸甸、表面光滑的,捏着硬实的才新鲜。洗干净后切成粗条,别切太细,不然炒完就碎了。切好后放在盘子里,撒点盐,腌 10 分钟,杀出水分 —— 这步是灵魂!上次没腌,炒了半天还是水汪汪的,口感差远了。
把腌好的杏鲍菇挤干水分,挤得越干越好。锅里不放油,直接把杏鲍菇倒进去,小火慢慢炒。炒到杏鲍菇表面发焦、变软,盛出来备用。
锅里倒油,放蒜末、干辣椒、花椒炒出香味,再放一勺豆瓣酱,炒出红油。把杏鲍菇倒进去,大火快速翻炒,加少许生抽、白糖调味。炒到酱汁裹在杏鲍菇上,撒点白芝麻,就能出锅了。
杏鲍菇这玩意儿,营养也藏着 “惊喜”。它含有不少膳食纤维,吃着顶饱,还能帮着消化。平时吃腻了大鱼大肉,来一盘干煸杏鲍菇,配米饭能多吃一碗,清爽又解腻,白露后吃正合适。
莲藕在武汉人眼里,那可是秋天的 “硬菜”。菜市场里的莲藕分两种,脆藕和粉藕。脆藕适合凉拌、清炒,粉藕适合炖汤。做炒酸辣藕丁,就得选脆藕,吃着 “咯吱咯吱” 响,酸辣爽口,秋天没胃口的时候,吃它准没错。
好多人炒藕丁,总抱怨吃着发黑、没脆感。我妈第一次炒藕丁,没处理好,炒出来黑乎乎的,看着就没胃口。后来我摸索出诀窍,再也没炒坏过。
买藕的时候,用手敲一敲,声音清脆的是脆藕,闷闷的是粉藕。选表皮光滑、没有斑点的,藕孔里干净的才新鲜。藕去皮后切成小丁,泡在清水里,加几滴白醋,防止氧化变黑 —— 这步千万别忘!上次泡晚了,藕丁边缘都发黑了,看着就不香。
锅里烧开水,把藕丁倒进去,焯水 1 分钟,捞出来过凉水。焯水能去掉藕的涩味,还能让藕丁更脆。上次没焯水,炒出来的藕丁有股生涩味,全家人都没怎么动筷子。
锅里倒油,放蒜末、干辣椒炒出香味,再放藕丁,大火快速翻炒。加一勺生抽、两勺香醋、少许白糖、盐调味,翻炒均匀。最后撒点葱花,就能出锅了。
莲藕这东西,秋天吃太合适了。它不像冬瓜那么凉,吃着温润,还带着一股清香味。平时总觉得喉咙干、没精神,吃一盘酸辣藕丁,胃口一下子就打开了。武汉人秋天爱喝排骨藕汤,其实炒着吃也一样香,换个做法换种心情。
白露后吃东西,讲究的是 “顺时”。别再抱着冬瓜、绿豆不放了,试试这 3 种白色食物,做法简单,还能让身体舒舒服服过秋天。不是说非得吃多贵的食材,家常菜做对了,照样能吃出健康。
你平时白露后爱吃啥?有没有做山药、杏鲍菇、莲藕的小窍门?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咱们一起交流,把家常菜做得更香!
下一篇:赵冬梅:饼与中国的主食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