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我走进张支云非遗博物馆,深入感受中国传统酿酒技艺的魅力。
走进张支云非遗博物馆,沉浸式体验了中国传统酿酒技艺的深邃魅力。
博物馆静谧而庄重,空气中仿佛飘荡着时光的味道。一进门,馆长便以“贵州红缨子糯高粱”为起点,将支云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向我们娓娓道来。原来,从一颗高粱到一滴醇酒,需历经选料、制曲、发酵、蒸馏、陈贮等多重工序。每一步都极其讲究,凝聚着酿酒人世代相传的匠心与智慧。
随后,馆长带我们参观了馆内的文化展陈。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绘有酿酒流程的古老壁画和图文资料。它们无声地立于墙端,却仿佛仍在低语着一段段关于时间、温度与耐心的往事。馆长说,建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为了保存技艺,更是为了留住中华民族味觉记忆中的一份厚重。
在互动环节,我提出了提前准备的三个问题:“一轮次到七轮次酒各有什么特点?”“坤沙工艺与其他工艺有何不同?”“一瓶支云酒从投料到出厂要经历多少年?”馆长不仅耐心作了解答,还延伸讲述了“12987工艺”背后的故事——那是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复杂历程。我边听边记,心中涌起对传统工艺的敬畏。
这次体验让我收获的远不止酒的知识,更让我理解了“非遗”二字背后的责任与深情。传承,不是把老手艺锁进博物馆,而是要让它活在一代代人的认知与热爱中。作为少年,我们也可以是这缕薪火的传递者——去发现、记录、传播,让古老的智慧,永远在时代中流淌。
责任编辑:丁原
上一篇:陕西十大特色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