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受泰康朋友孙先生邀请走进西安“北角味道”的门,最先扑进鼻腔的不是呛人的油烟,而是剁椒混着鲜椒的鲜辣,裹着腊肉的油香,像一声熟悉的招呼——这是湖南人刻在骨子里的味道信号,不用多言,它先懂了。
据店里年青而又帅气的王刚老板介绍,“北角味道”就是西安“北郊味道”你想要的味道,我懂的。
推开门的瞬间,没有预想中北方菜馆的咸香,反而被一股熟悉的鲜辣撞了满怀——剁椒的辛、鲜椒的脆,裹着腊肉特有的油润香气,像湖南老家灶台上飘来的招呼,胃里的馋虫瞬间被勾醒。
老板王刚笑着解释,“北角”其实是“北郊”的巧思,店名藏着一句承诺:“你要的家乡味,我都懂”。这话在翻菜单时便有了印证:没有花里胡哨的创新名,小炒黄牛肉、剁椒鱼头、腊肉炒烟笋,全是老湘菜馆里的“硬菜”,每一道都像从长沙巷子里搬来的复刻版。先上桌的小炒黄牛肉最是惊艳,铁锅还在滋滋作响,嫩红的牛肉裹着翠绿的小米辣,油花在高温下蹦跳。夹一筷子入口,肉汁瞬间在舌尖爆开,辣得够劲却不烧胃,连青椒都吸满了肉香,配着白米饭扒得飞快,恍惚间竟以为坐在长沙街头的老店,连空气里的烟火气都分毫不差。
最难忘的是那碗剁椒鱼头。鱼头新鲜得能尝出湖水的清润,剁椒铺得满满当当,却不是一味的冲辣。先吮一口鱼脑,绵密滑嫩里渗着剁椒的鲜,再夹一筷浸透汤汁的面条,酸辣劲直窜天灵盖,额头沁出细汗,手里的筷子却停不下来。
老板路过时打趣:“就知道你爱这口家乡味!”明明不是湖南人,却莫名生出“在亲戚家吃饭”的亲切感。原来在西安吃湘菜,吃的从不是精致摆盘,是那份湘地特有的直爽——辣得直接,鲜得扎实,一口下去就想起南方街巷里的烟火气。
“北角味道”最懂这份心思,不刻意迎合北方口味,只把湖南街头的家常味搬来西安,让每个想念“那口辣”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懂”。离开时忍不住想,下次再馋湘菜,不用跑到湖南,来西安“北角味道”这家人、这个店就够了。
(编审:苏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