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不会上树,但良品铺子确实“上天”了!
一张AI生成的“花生上树”宣传图,让知名零食品牌良品铺子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群嘲。但这看似低级的错误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刻的行业现实与一代人成长的心理轨迹。
“小时候以为大人不爱吃零食是装的”,这个话题在2025年8月底登上热搜,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声。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坦言,自己逛超市时竟然对零食失去了欲望,转而直奔水果区。
与此同时,良品铺子发布的中报显示,上半年亏损高达9355万元,关闭门店430家。这家曾经的“高端零食第一股”,正面临卖身求存的困境。
01 话题引爆网络,童年认知被现实颠覆
“已经到了爱吃水果的年龄了”,一位网友的评论引发了广泛共鸣。这个话题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多人的共鸣,是因为它触动了一代人共同的成长记忆。
我们小时候总是难以理解,为什么大人们对那些色彩缤纷、口味各异的零食缺乏兴趣。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在“装”。直到自己长大,才发现对零食的兴趣真的会减退。
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对零食的喜好上。许多网友分享,一些小时候不爱吃的食物,如家常菜、桃酥等老式糕点,如今却成了“心头好”。
02 良品铺子陷入困境,AI图片引发轩然大波
8月底,良品铺子因一则宣传广告中出现“花生在树上结果”的画面而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显然与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生物学常识严重不符。
良品铺子迅速回应,解释这是由于“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所致,并向公众致歉。公司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并启动了对所有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
网友们的质疑声却未平息。“连小学生都知道花生长在土里,审图的人到底去哪了?”更有人担心,“所谓‘甄选吉林扶余花生’的描述,是否也和图片一样,是AI编造的呢?”
03 业绩惨淡,零食巨头遭遇至暗时刻
良品铺子的困境远不止一张宣传图那么简单。8月26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归母净利润为-9355.3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这样的业绩数据堪称良品铺子上市以来“最差中报”。数据显示,良品铺子从2023年11月启动大规模降价,从2024年开始,其毛利率就开始负增长。
在线下门店方面,良品铺子的门店规模延续去年的收缩态势。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合计关闭门店430家,新开门店仅171家。截至6月底,其拥有门店2445家,净减少门店259家。
04 行业洗牌,新旧势力激烈交锋
良品铺子的困境并非个案。整个零食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接近1.4万亿元,同比增长5.3%。
“旧王者”正在集体渡劫。来伊份转盈为亏;良品铺子的亏损进一步扩大;洽洽食品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超七成。甚至雀巢、旺旺、康师傅等传统巨头也面临收入持续下滑的压力。
与此同时,“新玩家”却在全面崛起。万辰集团和鸣鸣很忙的营收屡创新高,更已突破万店规模。山姆、奥乐齐等商超,以及叮咚、盒马等新零售玩家,凭借自有品牌和即时履约能力,掀起了重构零食消费链路的变革浪潮。
05 消费变迁,健康与性价比成新宠
消费者对零食的需求,与社会经济水平及生活方式的发展同频共振。如今的消费者越发关注产品品质、健康属性等。
根据《2025中国休闲零食白皮书》数据显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零食,新中式、健康化、代餐化成为了零食消费的新趋势。
除了更健康的选择外,性价比也成为消费者考量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实际消费环境下,很多消费者开始讲求性价比,会选择价格更便宜的零食贩卖店,进行平替。
06 成长密码,藏在生活细微变化中
回到“小时候以为大人不爱吃零食是装的”这一话题,其背后实际上是一代人成长的心理轨迹。除了饮食习惯的改变,还有许多生活细节揭示了我们“长大的瞬间”。
审美变化是一个明显标志。有网友分享,小时候对系统自带表情“完全无感”,直到长大后才体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表情“真的既好看又很实用”。
小时候更喜欢“黑白灰”系列的衣服,现在却爱上粉嫩的颜色,喜欢碎花的样式。甚至以前不理解大人的头像为什么都是花花草草,现在自己看到花花草草就想拍照,有时还会特地发个朋友圈。
囤积习惯的形成是另一个成长标志。小时候不理解大人为什么总是喜欢留着废纸箱、塑料袋,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也在做同样的事。
“留着吧,万一哪天用得到呢”、“这个塑料袋可以用来装垃圾”、“这个袋子好啊,用来装夏天的衣服”(虽然好像从来没用到过)。
被叫“叔叔/阿姨”的经历,更是让许多人直观感受到成长的瞬间。在我们小时候,“叔叔”“阿姨”是我们用来称呼大人的,如今,这声称呼也落在了自己身上。
07 独立担当,成长的真谛在于责任
真正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口味和审美的变化上,更体现在独立生活能力的增强。以前出远门总离不开家人的陪伴,而现在我们可以独自搭乘航班,穿梭于陌生的城市之间。
长大后的我们,能带着家人去他们没去过的城市,我们规划行程、处理突发状况,让他们放心看世界。生病时,不再依赖父母,而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挂号、候诊、取药。
越来越习惯走进厨房,不是为了煮一碗泡面,而是认真做一餐饭,甚至愿意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调馅、和面、擀皮、包饺子。真正的长大,不仅仅是年龄的累加,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生活。
08 未来之路,零食行业如何突围破局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的消费趋势,零食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求变。基于品类创新进行供应链管理是关键。
大部分零食玩家都已经意识到供应链把控能力的重要性,但如何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打造护城河则更为关键。
全渠道融合与场景创新成为必然选择。零食品牌之间的合纵连横也将成为新趋势。三只松鼠早已进驻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等量贩品牌门店,如今在商超、便利店、量贩店、社区店等多场景实现渗透率突破35%。
年轻群体已成为零食市场的核心消费力量,他们更追求通过消费获得情绪共鸣、身份认同与精神满足。零食品牌需要以场景创新、营销创新为抓手,通过品牌故事与年轻人建立深度情感链接。
07年出生的小朋友今年都要上大学了。
中学时期的同学大多已经结婚。
我们独自在医院挂号候诊,在厨房里花一下午包饺子,在超市里越过零食区直奔水果柜。
成长的味道,从此不再是零食的麻辣甜咸,而是生活中那些平凡而坚实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