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古梨成荫。梨树下凉风习习,依稀有草木的清香,游客陶醉其中。
我县梨树种植面积达40万亩,是世界最大的连片梨园,被誉为“乡村旅游最佳目的地”。国家级非遗四平调、唢呐等地方特色文化和梨园风光竞相争艳。
游客在梨小萌帐篷酒店休闲游玩。崔猛 摄
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靠砀山酥梨有了稳定的收入,更因乡村旅游的火热拓宽了增收渠道。2024年,砀山县吸引乡村旅游游客5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5亿元。
我县依托丰富的果林资源,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精心举办“梨花(采梨)节”等特色活动,打造研学、旅游、康养等旅游产品,建成梨树王民宿、魏寨民宿、梨小萌帐篷酒店等5处民宿。2025年“梨花节”期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大幅攀升。
游客在梨园茶社品茗聊天。崔猛 摄
我县围绕“梨”做文章,以梨树王景区、云上梨园景区、梨小萌欢乐梨园景区等乡村旅游核心区为主线,开发了“梨园消暑一日游”“田园梨趣二日游”等精品农旅产品,串起多个梨园景点,满足了众多游客需求。在领略梨园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田园生活,游客直呼“不虚此行”。
“住在老梨园里呼吸清新空气,夜晚看看璀璨的星空,这是城里孩子体验不到的生活。孩子们在梨园里跑跳、嬉戏,不亦乐乎,感觉我收获了一枚活力满满的‘散养娃’。”来自江苏的陈女士已在梨小萌帐篷民宿小住了两天,她说,一个好的假期能让自己和孩子继续投入到新的工作和学习中去,砀山的老梨园是一个能让心静下来的地方。
资料图 崔猛 摄
“以前光知道种梨卖梨,现在梨园成了景区,家里的土特产也能带来不少收入。”家在梨树王景区附近的梨农樊大姐笑着说。特别是梨花盛开和酥梨成熟的时候,她家周边的梨园里就特别热闹,游客们穿梭其中,拍照打卡、采购土特产。
“身体侧一点,油纸伞转一下,非常漂亮!”跟拍摄影师童建一边指导游客摆pose,一边连续按动快门,将一张张梨园古装大片定格在相机里,“这个小姐姐是江苏淮安来的,提前两天在网上约拍的,服装道具加上拍摄服务在300元左右,生意好的时候,我每天能拍五六组客人。”
黄创开在梨园里的梨木窑烤面包铺。崔猛 摄
黄创的梨木窑烤面包铺就在一片百年老梨园里。他曾在外地打拼多年,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村民”返乡创业,梨园民宿、村咖、新中式茶馆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黄创凭着自己对烘焙的热爱,回到从小生长的梨园里开始了自己的烘焙事业。
“我把大城市先进的烘焙理念带回梨园,让每个来到梨园的人都能吃到健康、美味的面包,现在我的生意很好,收入不比在大城市低。”黄创一边将面包出窑,一边分享着自己的创业故事,“砀山梨园不仅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干事创业的舞台。我希望我的成功能给更多心怀梦想的人带来启发,让大家在家乡的老梨园里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良梨镇良梨村村民在梨树王民宿务工。崔猛 摄
随着砀山梨园旅游的火热,老梨园里出现了很多新业态,从单一的种梨卖果,到如今梨园业态百花齐放,砀山县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之路变得更加多元。
来源:砀山发布
编辑:汪龙雪
审核:徐珂 陈晨
皖美夏日 | 来砀山老梨园,让心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