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起“作死”事件,这次轮到了河南老君山!
一名游客为了拍照,竟然做出了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举动。
关键是,事情曝光后,网友们纷纷表示,这种人不值得同情。
这位游客到底干了什么,让大家如此愤怒?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老君山,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是道教名山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里云海翻腾、奇峰林立,每年都能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
然而,就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一场生死危机正在上演。
8月23日下午,一名30多岁的男子双手扒着护栏, 一只脚已经跨到了悬崖外侧。
这里是老君山最险峻的路段,栈道建在2000多米高的悬崖上,护栏外就是深不见底的沟壑,底下全是碎石和枯树枝。
要是一不小心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周围的游客赶紧劝他下来。
可男子自认臂力很好,不仅没当回事,反而调整姿势,想让同伴拍下“悬空展翅”的画面。
没想到,他刚把另一只脚踩上去,脚下的土就松了。
不过3秒钟,男子就从悬崖上直直地往下掉,只留下一声惊呼。
周围的游客都懵了,有人下意识往下看,却连人影都看不到,只能赶紧掏出手机拨打景区救援电话。
很快,景区救援人员就带着绳索、担架火速赶到。
由于人数太多,狭窄的栈道一下子就被挤满了,就连一些正常游玩的游客都出不去。
有一个被困的游客王先生说,那天下午太阳特别毒,气温快30度,老人和小孩晒得直冒汗。
不少人手里的水很快就喝完了,只能在原地焦躁地等待。
而悬崖下的救援,更是让人捏了把汗。
救援队员必须先沿着陡峭的山壁下降近百米,期间碎石不断滚落,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
山风呼啸,绳索在风中剧烈摇摆,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最困难的是,男子坠落的位置正好卡在两块巨石之间,救援空间极其狭小,担架根本无法展开。
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后来回忆,找到男子时,他躺在一堆树枝上,还有呼吸,但腿已经变形,意识也有些模糊。
大家赶紧把男子固定在担架上,上面的人合力往上拉,光这一步就用了1个多小时。
等把人抬上栈道,救援人员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手上还被树枝划了好几道口子。
最后,他们又抬着担架往山下赶,全程折腾了3个多小时。
而这期间,栈道上的数百名游客,就这样被耽误了行程,原本开心的出游,变成了又热又累的“煎熬”。
救援结束后,从男子同伴的手机里,大家看到了他的社交账号,里面全是各地冒险拍摄的照片。
有站在瀑布中央的、有趴在山尖岩石上的,每一张都透着“惊险”。
看来这不是他第一次玩命拍照了。
可是,这次他高估了自己的臂力,也低估了悬崖边的危险,把“冒险”变成了“惊魂”。
这次事件被游客发到网上后,相关视频很快冲上热搜,短短几小时就有上百万次播放。
网友们看完现场画面和男子过往的“冒险照”,怒火一下子就上来了,评论区几乎被“不值得同情”的声音淹没。
“为了一张照片拿命赌,还耽误这么多人,纯属自找的!”
“景区到处都是禁止翻越护栏的警示牌,安全员还拿着喇叭提醒,他偏不听,怪谁?”
还有网友算了笔账:救援用的绳索单根就要两万多,十多个救援人员忙活一下午,再加上游客滞留造成的损失,这代价太大了。
也有人提到了景区的安全措施,“十里画屏”栈道的护栏有1米多高,每隔十几米就有安全提示牌,平时还有安全员来回巡逻。
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人故意违规。
一位网友留言说,“我去年去老君山,就看到有人趴在护栏上拍照,安全员拽他,他还翻白眼!”
这次老君山坠崖事件,虽然男子最终捡回了一条命,却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出门游玩,开心很重要,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那些看似“出片”的危险动作,背后可能藏着致命的风险。
而一时的任性,不仅会让自己陷入险境,还会拖累无辜的游客和救援人员,浪费宝贵的公共资源。
其实,类似的作死拍照的事件并非个例。
从华山的长空栈道到张家界的玻璃桥,总有人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不惜以身犯险。
社交媒体时代,打卡文化愈演愈烈,一些人为了获得点赞和关注,把生命当成了表演的道具。
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的认可,却忽视了现实中的危险,最终酿成悲剧。
这背后反映出的,不仅是个人安全意识的缺失,更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当流量至上成为一种风气,当冒险成为博取关注的捷径,我们是否该停下来想想:这样的勇敢,真的值得吗?
而那些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往往让人追悔莫及。
还记得去年那个在重庆网红景点坠亡的女孩吗?
为了拍一张悬浮照,她让朋友抓着自己的手,整个人悬在几百米高的悬崖外。
结果朋友手一滑,23岁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
她的父母哭得撕心裂肺,可再多的眼泪也换不回女儿了。
更讽刺的是,那张要命的照片,最后也没能发出去。
我们总以为意外离自己很远,总觉得别人不行,我肯定行。
可现实是,再好的身手,也抵不过一次失误,再多的点赞,也比不上家人的一个拥抱。
想想看,如果这位老君山的男子真的摔死了,他的家人该多么痛苦?
他的孩子可能再也见不到爸爸,他的父母可能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朋友圈里那几十个赞?
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与其在悬崖边上搏命,不如在安全的地方,用心记录下美好的风景和珍贵的回忆。毕竟,风景再美,也比不上平平安安地欣赏它更重要。
参考文献
1.红网——2025-08-25——《河南老君山景区一游客坠崖,景区回应:系游客自行翻越栏杆,已送医救治无生命危险》
2.川观新闻——2025-08-24——《河南老君山回应游客坠崖 自行翻越护栏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