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妈那道红烧排骨啊,真是邪门了。每次家庭聚会,只要这盘菜端上桌,你就看吧,筷子跟雨点似的往盘里扎,我侄子手还没长够长呢,就踮着脚扒着桌边喊 “要肉肉”。
记得去年中秋,我妈从早上十点就开始忙活。先把排骨在水龙头下冲得干干净净,那水流声哗哗的,她还一边洗一边念叨 “得把血沫子都冲掉才不腥”。然后搁锅里焯水,扔几片姜几段葱,咕嘟咕嘟煮着的时候,她又去调酱汁,老抽生抽冰糖在碗里搅得冒泡泡,那香味儿顺着厨房窗户飘出去,隔壁王婶都跑过来问今天做啥好吃的。
开饭的时候这盘排骨刚摆到桌子中间,我爸筷子先伸过去了,夹起一块还冒着热气的就往嘴里送,烫得直哈气也舍不得吐。我弟家孩子更逗,抱着个小勺子在盘里扒拉,专挑带脆骨的啃,嘴角沾着酱汁跟小花猫似的。有一回我妈说今天太累不想做了,结果饭桌上大家都没精打采的,我爸扒拉两口米饭就说 “还是少点啥”,我姑也跟着叹气 “没这排骨总觉得不像过节”。
其实这排骨做法也没啥特别的,就是我妈总说要选那种带点肥的肋排,焯水的时候得加两滴料酒,炖的时候要用砂锅慢慢咕嘟,说这样肉才嫩得脱骨。有次我照着她的步骤做,调料放得一模一样,可吃起来就是差那么点味儿。我妈瞅我一脸沮丧,笑着说 “你火候没掌握好,得小火炖到汤快收干,那香味才能全钻进肉里去”。
现在每次家庭聚会前,我姑我姨都会提前打电话问 “嫂子今天做排骨不”,要是听说做,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有回我带朋友回家吃饭,那盘排骨刚上桌就被抢光了,朋友啃着最后一块骨头说 “阿姨这手艺也太绝了,比饭馆里的好吃十倍”,我妈听了嘴上说 “就瞎做的”,眼角的笑纹却堆得老高。
有时候我望着空盘子想,这排骨哪只是道菜啊,分明是全家人的念想。每次筷子碰到盘子的叮当声,孩子抢着吃的笑声,长辈们满足的叹息声,混着那股子肉香,就成了最暖的烟火气。少了这盘排骨,家庭聚会就像电视剧忘了插广告,总觉得少了段让人惦记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