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潮汕却有一种叫做「无米粿」的美食。它是粿品谱系里唯一不用米,以地瓜粉揉制成皮的。蒸熟后,外皮玲珑剔透,裹着的菜馅若隐若现,咬开便是韭菜的鲜灵汁水。若是再煎一煎,又变成了外脆里韧的香酥口感,蘸着辣椒酱,那叫一个美滋滋~
地瓜粉中的抗性淀粉,不易被小肠消化吸收,有助于延缓血糖波动、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它的GI值低,饱腹感强,非常适合日常代替部分精致主食食用。
但要注意,地瓜粉中钾含量丰富,肾功能不全者要慎食。
食谱作者@沫儿Mermer:
“潮汕自古人多地少,是个严重的缺粮区。为填饱肚子,潮汕人想尽办法。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更是花样迭出。“无米粿”便是妇女变幻出来的无米之炊。
流传比较广的版本是,古代一人家,家里突然来了客人,赶紧叫媳妇准备吃的。然而家里穷苦,揭开米缸一看也无米可炊。媳妇突然看到刚好有一把韭菜和一些番薯粉,赶紧切了韭菜捏着粉,煎熟请客。客人大声赞扬好吃,家人倍有面子,媳妇也歇了口气。从此该小吃就传了下来。
现在,人们普遍已经将“无米粿”的称谓直接指代韭菜粿。在汕头,如果你在小店里点无米粿,就是韭菜粿,造型不规则不均匀,如本文中所示。”
厨友@沫儿Mermer
“配上棉城特色专用咸而不辣的辣椒酱,分分钟秒光呀!”
“小时候常到德安里那边吃无米粿,煎到外脆里嫩,再沾点自制的辣椒酱,吃过终身难忘~”
by 厨友@94方了
无米粿
🧑🍳食谱作者:沫儿Mermer
进小程序,收藏菜谱更方便
🥦用料
皮
番薯粉 125克
冷水 100g 开水 250g
盐 3g糖 5g
馅
韭菜 250克 猪油 40g
盐 2g 生粉 8g
* 番薯粉也就是地瓜粉/红薯淀粉,不是木薯粉,更不是土豆淀粉。番薯粉韧性不强可塑性强,吃起来爽口;木薯粉韧性强吸水量多,吃起来比较带韧劲。
🍳做法
1.先做馅:韭菜洗净切粒,先下生粉抓匀(这一步是为了收干韭菜表面的水份),再依次下入猪肉、盐,拌匀(先下猪油再下盐,可以减少下盐后出水的量)
2.做皮:薯粉、糖、盐放一起,先加冷水,抓匀到无颗粒状态
3.用开水(一定要用刚煮开的开水)冲熟冷的薯粉浆,如下图中这个状态即可,静置放凉成粉团
* 浆糊要放凉静置到可以成型的状态才可以继续做下一步
4.在案板、手上粘点粉,将粉团轻轻搓条,分剂包入馅料,包好,用手指压出形状
* 搓条不能太用力,越搓粉团越不能成型
5.水开后上锅蒸8分钟,皮薄馅多,晶莹剔透
6.高油温下锅,迅速炸定型
* 也可以用平底锅中火煎至表皮微焦。
7.炸或煎好后,蘸潮汕辣椒酱食用
它还可以这么吃
无米粿(鲜笋馅版)
🧑🍳食谱作者:欣欣妈
进小程序,收藏菜谱更方便
编辑:碗碗
封面来源:@沫儿Me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