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在广西这片热土上,遍布承载着历史印记的红色地标——它们既是教育的生动课堂,也是精神的能量站。这个夏天,与其宅家,不如即刻出发!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红色主题游”,打卡那些蕴藏英雄故事的文旅点。穿越时光,触摸历史的温度,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信仰的力量,汲取前行的动力。
广西,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土地,
遍布着无声诉说历史的红色坐标。
它们是烽火年代的鲜活印记,
更是砥砺今人的精神灯塔。
这个八月,别让热情闲置!
告别屏幕,走出家门,
来一场沉浸式的“红色主题打卡”吧!
南宁市
毛主席接见广西各族人民纪念馆
毛主席接见广西各族人民纪念馆建于1978年12月,是为纪念毛泽东主席1958年在人民公园望仙坡接见广西各族人民代表而建造,占地面积800平方米。2014年市级有关部门对纪念馆进行重新修缮,增加了以“毛主席在南宁”为主题的室内展览。
毛主席接见广西各族人民纪念馆。(来源:南宁新闻网)
南宁市
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
始建于1956年的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纪念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南宁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的历史丰碑。1995年1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来源:南宁新闻网)
柳州市
雒容铁桥
雒容铁桥桥宽约7.5米,跨江长度约300米,是湘桂铁路桂柳路段的重要节点。1939年12月16日,湘桂铁路桂柳段建成通车,第一列火车经过雒容铁桥开进柳州,柳州铁路史翻开了新的篇章。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了开辟西南国际运输线,桂柳段铁路在战事极为紧急的情况下抢筑告成,对于桂南战役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军事历史上极有意义的一个事例。
雒容铁桥。(来源:南宁铁路微信公众号)
桂林市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原为桂北路138号黄旷达的“万祥糟坊”,现已建立成纪念性博物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是在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领导下,于1938年11月成立。其任务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动员、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战:领导、引导桂林抗日文化救亡运动;筹运军需物资和输送抗日人才:领导和联络南方各地及南洋一带的中共地下党活动;为党中央和抗日前线收集、传递各种重要情报,开展对国民党上层人士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和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等。
桂林市七星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来源: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桂林市
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的脚山铺阻击战旧址所在地。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的壮烈一战,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数万红军将士长眠湘江边。桂北地区至今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来源: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微信公众号)
梧州市
中共广西特委旧址
中共广西特委旧址为四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09平方米,建筑面积277平方米,为典型的近代岭南民居建筑。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在梧州的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为恢复党的组织,1927年5月,在中共梧州地委的基础上,组建中共广西地委。1928年1月,中共广西地委改组为中共广西特委;同年6月,特委机关迁至梧州;同年9月,中共广西特委改组为中共广西临时省委。1929年1月,中共广西临时省委改组为中共广西省委,迁往南宁。
中共广西特委旧址。(来源:梧州市万秀区科文体旅局)
梧州市
韦拔群烈士事迹陈列馆
韦拔群烈士事迹陈列馆占地面积230平方米,为两层石砌建筑。展览以韦拔群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并重点介绍了韦拔群革命生涯中与梧州相关的史实以及韦拔群牺牲后其头颅骨在梧州出土与梧州人民纪念韦拔群的相关事迹。
韦拔群烈士事迹陈列馆。(来源:梧州市万秀区科文体旅局)
北海市
北海革命烈士纪念碑
北海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纪念碑由碑身、碑座及步道三部分构成,碑身为一个巨型船锚造型,高22米,白色大理石贴面,碑身正面镶嵌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铜质镏金大字,碑(锚柄)顶部链孔环内悬挂着一口大型仿古铜钟,取“警钟长鸣”之意。为纪念革命先烈,1991年12月4日北海解放42周年之际,北海革命烈士纪念碑扩建落成。1994年8月3日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碑建筑物保护单位。
烈士纪念日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活动现场。蒋兴媚 摄(来源:北海日报)
北海市
涠洲岛红色广场
涠洲岛红色广场坐落于涠洲岛湾背,依托海岛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除了拥有涠洲革命烈士纪念碑、国防教育馆、廉政路、红色之路、红色剧场等红色元素外,红色之路的崖壁上还有刻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字样的红色历史遗迹。
涠洲岛红色广场。(来源:北海市旅游文体局)
防城港市
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纪念碑
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纪念碑座东南朝西北向,呈“山”顶状,碑高22.9米,占地面积15亩。正面主题“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纪念碑”,背面主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系2006年3月为纪念1947年三波、光坡、企沙(史料称“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胜利纪念日,由中共港口区委、区人民政府立碑纪念,并在纪念碑基座面刻写碑文。2010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纪念碑。(来源:防城港市图书馆)
钦州市
牛圩坡革命烈士陵园
牛圩坡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45年钦县人民抗日解放军在小董起义中英勇就义的13位革命烈士而建。原为牛圩坡革命烈士墓,始建于1953年,历经多次修缮改建,最终扩建为烈士陵园。该陵园总建筑面积9830平方米,烈士陵园坐西向东,面临钦江,由牌坊、过道、广场、座基、纪念碑等核心部分及绿化用地等配套设施组成。
牛圩坡烈士纪念碑。(图源:钦州市党史办钦北区新闻中心)
贵港市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是一座承载着丰富革命历史意义的建筑。它不仅是中共地下党员张国才的家,也是当年广西党组织的重要秘密联络站。1928年6月16日,中国共产党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秘密召开,这是广西自1925年建党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重要会议,对广西革命历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来源:贵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玉林市
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烈士纪念塔
位于玉林市龟山公园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烈士纪念塔于1998年10月建成,是一座纪念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的历史丰碑。林木环抱的纪念塔呈八角形,外贴琉璃瓦。纪念塔是第二批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批广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每逢春节、清明等节假日,不少群众自发来到这里,悼念殉国烈士。
图为群众自发参观烈士纪念塔。玉林日报记者 周立华 摄
百色市
百色起义纪念馆
百色起义纪念馆始建于1961年,前身为右江革命文物馆,1996年更名为百色起义纪念馆。馆内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历史事件和精神。
百色起义纪念馆。(来源:百色起义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贺州市
红七军桂岭整编旧址(张公庙)
1931年1月14日,红七军在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总指挥李明瑞的率领下,在转战江西中央苏区途经桂岭镇,并在张公庙进行了著名的“桂岭整编”,将原来的两个师缩编为两个团,保存了革命力量,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张公庙始建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是桂岭群众为纪念明代广东总兵张元弼护国庇民的武德而建,属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八步区、贺州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红七军桂岭整编旧址(张公庙)(来源:贺州文旅)
河池市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河池整编阅兵广场和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河池整编阅兵广场和纪念馆是“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邓小平足迹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建设项目之一。阅兵广场占地面积8337.2平方米,阅兵纪念馆用地面积3252.8平方米,建筑面积1640平方米。阅兵主席台上方的塑像为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阅兵广场和纪念馆的建立,展示了红七军光辉的革命史绩,全面反映红七军、红八军在河池开展革命斗争和革命活动的过程,再现红七军、红八军在河池的生动形象。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河池整编阅兵广场和纪念馆。(来源:方志广西)
来宾市
广西都宜忻人民解放总队纪念馆
广西都宜忻人民解放总队纪念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陈内容分为五大部分十五篇章,以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翔实的党史资料,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全面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都宜忻人民解放总队为桂西北地区解放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
广西都宜忻人民解放总队纪念馆。(来源:中共来宾市委党史研究室)
崇左市
红八军军部旧址
中国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总占地面积4922.5平方米。该旧址建于清末,原为梁兆兰私人花厅,民国初为瑞丰祥钱庄。1924年被国民党当局没收,1929年10月被中国共产党掌握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所接管。2001年6月11日,红八军军部旧址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八军军部旧址。(来源:崇左市融媒体中心)
当八月的脚步走过红色印记,
这段追光之旅,已沉淀为心底的坐标。
每一次打卡,不仅是足迹的停留,
更是对峥嵘岁月的深深致敬;
每一次触摸历史的温度,
都在为前行的步伐注入坚定力量。
愿这份来自历史的回响,
化作你我心中不灭的星火——
守护精神坐标,赓续红色血脉,
让信仰之光,永远照亮前行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