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在县域经济上的表现向来十分亮眼,包括大众熟知的昆山、常熟、江阴、张家港等久负盛名的城市,更是因其优秀的经济表现被冠以“苏南四小龙”之称。不过在这些明星选手中间,还潜藏了一个看似低调,实则非常有实力的太仓。
太仓位于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毗邻上海市,是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在2024全国百强县名单上排名第六,在“全国科技创新县”榜单排名第二,在“全国绿色发展县”位列第三。
太仓实力到底有多强,据当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太仓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80.06 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太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18 万元,人均GDP对比一线城市高于上广深,仅略低于北京,其实力可见一斑。
太仓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当地与德企的紧密联系。太仓虽然常住人口只有84万,但却坐拥500家德企,其中包括60多家全球制造业"隐形冠军",主导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和现代物贸;特色产业则涵盖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并且95%以上的规上德企进行了本土化研发及创新成果的本地化应用,堪称名副其实的德企之乡。
太仓另一个很有德国风味的特点,就是当地的德国风情街区。由于常住太仓的德国人较多,不少德式餐饮,德式酒吧等配套设施也随之出现,这些店铺多由德国人开设,售卖的也是纯正德国口味,比如德国大肘子,德国啤酒,不用出国即可体验正宗异域风情。
太仓还是国内最早施行德式“双元制”教育的城市,按照德国本土的做法,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在企业实习,企业也将学生当做未来员工培养,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学习之后,资格保障也很重要,太仓同样实现了德国职业资格和中国职业资格比照“双向互认”的关键性突破。
关于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曾说道“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
太仓与德企在中国的低调,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和我们“政冷经热”的复杂关系。在很多国际议题上,德国政府对我们长期持负面与批评态度,包括德国之声等诸多媒体,也长期渲染恶意氛围。但在经济上,德国企业却从改革开放之初,便一马当先投资中国市场,并且多年以来持续加码。
就在当下,中欧经济交锋愈加频繁,政策环境多变,仍有相当多的德企低调且持续加码中国市场。比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虽然近年来遭遇持续下滑,开始收缩全球其他地区的投资活动,但却加大了在中国投资,并在本月于广东省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石化产业园举行了一体化基地项目的启动活动。
德国央行去年曾发布有关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创历史新高,达73亿欧元。德国《世界报》也对此有过相关报道,报道称,德国对华投资大部分都是中国市场收益的再投资,73亿欧元的投资中,有66亿来自中国业务营收,这说明德企不仅在中国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利润,也愿意持续看好中国市场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