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伏天,今年三伏天自7月20日持续至8月18日,共计30天。虽比往年“短”了10天,但高温更集中、湿热更猛烈! 俗话说“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三伏天”最易生病也最养人,“养对了”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养不对”可能会落下病根,那“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呢?
误区1:只防暑不防寒
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室内外温差大,加上长时间吹空调,很容易导致感冒、关节炎等疾病。空调温度最好跟外面温度相差不超过8℃。关键是不能太过贪凉,如果长时间一味贪图寒凉,势必会耗伤人体阳气,损害机体功能。
误区2:出汗越多越排毒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津血同源”,如果刻意高温暴汗(如剧烈运动)。容易造成脱水引发电解质紊乱,诱发心慌、晕厥,反而耗伤气血。
误区3:洗冷水澡降温
大汗淋漓时直接冲冷水。容易使毛孔骤闭导致寒湿入体,引发头痛、关节炎,甚至血压骤升。
误区4:蔬果代替正餐
为了减肥或者觉得夏天胃口不好,有些人选择用水果、蔬菜沙拉代替正餐。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暂时减少热量摄入,但长期如此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单纯依赖蔬果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大,反而不利于减肥。
误区5:冷饮不离手
冰激凌、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出现黏膜水肿和糜烂。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大量冰饮,易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6:狂喝绿豆汤、凉茶“祛火”
绿豆性寒,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合理食用可解暑降温,过量饮用绿豆汤、凉茶,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食欲减退、湿气内停,以一周喝两三次为宜。
记者 潘理溱 通讯员 马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