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暑气蒸腾,热浪裹着湿气扑面而来,三伏天养生的核心,不只驱寒除湿,更要抓住“夏养心”的黄金期。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对应五脏中的“心”,而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暑热最烈的时节,此时 “火气” 易扰动心神,人容易出现心烦、失眠、乏力等“心气虚”或“心火盛”的表现。所谓“心者,君主之官”,心的功能正常,气血才能顺畅,身体才能安然度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高三德和主治中医师潘雨薇分享几个实用的夏季养心宁心方法,从身到心,护好“君主之官”。
养心操
导引术里的“护心诀”
中医导引术(类似现代的气功、体操)能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直接疏通心经气血,尤其适合三伏天练习。可以试试八段锦里的 “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能针对性缓解心火上炎导致的头晕、心烦、失眠。广医附属中医医院推出了 “夏季养心操”,市民可跟随练习,掌握动作。
养心音乐
五音疗法里的“安神曲”
中医“五音疗法”中,“徵音”属火,对应心脏。其旋律明快上扬、节奏适中,既能像“催化剂”一样振奋心气,又不会让心火过旺,特别适合三伏天心烦时聆听。
推荐曲目:《梅花三弄》《百鸟朝凤》《流水》
这些曲子以徵音为主调:比如《梅花三弄》中清越的笛音,像夏日里的一阵清风,能驱散心头的燥热;《百鸟朝凤》的欢快旋律,能激活心的“生机”,缓解暑热带来的乏力感。
听法:每天午后11点-13点(此时心经当令,气血最旺盛),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眼听15-20分钟,让旋律顺着耳朵 “走进” 心里。心烦时试试,会明显觉得情绪平复了不少。
养心精油
芳香疗法里的“宁心方”
中医芳香疗法自古就用于安神养心。三伏天暑热扰心时,用些入心经的精油,香气能通过鼻窍直接作用于心神,比吃药更温和,也更容易坚持。
3 款 “养心精油”:
薰衣草精油:中医认为薰衣草“入心经,能安神定悸”,尤其适合三伏天因闷热导致失眠、心悸的人。
用法:睡前在香薰机里滴2-3滴,香气能帮心神“收回来”,减少胡思乱想。
柠檬香茅精油:柠檬香茅气味清新辛香,中医认为其“清暑热、醒脾神、宁心神”,尤其适合三伏天暑湿缠身、头脑昏沉、心烦意乱的人。它的香气像夏日里的酸梅汤,能驱散黏腻的暑气,让混沌的心神逐渐“清醒”。
用法:取1滴稀释在5ml基础油(如甜杏仁油)里,白天涂抹在太阳穴或颈后风池穴附近,轻轻按摩,既能提神又不燥烈,办公时闻着也能减少烦躁感。
檀香精油:檀香“温而不燥,能宁心定志”,适合三伏天吹空调多、觉得胸口发闷、心气不足的人。
用法:白天办公时滴1滴在口罩内侧(或香薰石上),淡淡的香气能让心神更安稳。
“微汗” 养心
让心经“轻轻排毒”
心主汗液,三伏天适当出汗,其实是心经在 “排毒”。不过,很多人怕热躲在空调房不出汗,反而让暑湿堵在心里;也有人贪凉猛吹空调,一出门又大汗淋漓,而这两种做法都不妥。
做法:每天傍晚(避开正午高温)去公园散步20分钟,让身体出“微汗”—— 额头、后背轻轻渗汗即可。这时心经里的暑热会随汗排出,又不会过度耗伤心气。出汗后别急着吹空调,等汗自然落了再进屋,喝杯温水补充津液,会觉得心特别清爽。
养心方
百合淡竹叶
三伏天的心火往往伴随着“津液不足”,百合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淡竹叶可清热泻火、除烦利尿,两者搭配像 “温润的清泉”,既能清解心火,又能补充心阴,还不损伤阳气,比苦寒药物更适合日常调理。适合熬夜后舌尖发红、口干、心烦失眠的人,每周喝2-3次,心会觉得润润的,不燥不烦。
百合淡竹叶茶
【材料】百合10g,淡竹叶5g,冰糖少许。
【做法】材料洗净放入养生壶中,加300ml 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5分钟,放温后加少许冰糖调味。
【点评】清解心火,补充心阴。适合熬夜后舌尖发红、口干、心烦失眠的人。
三伏天是“阳中之阳”,养心不是“灭火”,而是让心气“顺”起来 —— 不被暑热侵扰,不被烦躁缠绕,这才是治未病的真谛。试着从今天开始,练一组养心操,听一首徵音曲,喝一杯养心茶,让心在热浪里也能稳稳的,安然度夏。
策划|龚丹枫 王倩
统筹|林清清
执行|郭子扬 李可欣
文字|王沫依 通讯员 徐心怡
海报|陈健怡 李可欣 实习生 郭宛欣
视频|郭子扬 李可欣 实习生 郭宛欣
上一篇:沿着高速畅游广东新“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