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娟:守护绿意微光 构筑“绿色长城”
创始人
2025-07-25 10:43:49
0

马丽娟

40多度高温下,在沙漠里干活是怎样一种热辣滚烫?一口干粮半口沙,这样的“硬菜”又会是什么样的滋味?这是我在宁夏腾格里沙漠采访,体验治沙人的一天后,带给我最深的感触。而这,不过是治沙人的日常。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生态领域、行走在生态报道一线的年轻记者,在美丽中国的画卷中,我见过塞上大地悄然苏醒的欣喜、听过黄河抚慰河套的呢喃;我在贺兰山曾经千疮百孔的矿坑边缘,指尖触碰过砂石间萌发出的酿酒葡萄新绿;我的笔尖下,也曾有过候鸟划过沙湖清澈水面,羽翼搅动起粼粼波光的生命律动……

这一幕幕如泼墨般浸染我心尖,我知道我内心许久的欣喜并非虚幻的慰藉,而是大地母亲以最真实的笔触,描摹出新时代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也一直是我报道的重点。我工作的地方,宁夏,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包围,全境属于“三北”工程建设区。说到“三北”工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自1978年我国作出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体系的战略决策后,四十多年来,中国人在绵延万里的风沙线上构筑起了一道令世界瞩目的“绿色长城”。

作为一名生态领域的跑口记者,我为这样的伟大壮举自豪,也对这样的绿色奇迹感到好奇。几年来,我多次深入沙漠,试图去探寻这奇迹背后的奥妙。

在位于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的宁夏灵武市白芨滩,71岁的“人民楷模”王有德至今还为治沙事业忙碌着。幼年时,他眼睁睁看着风沙一次又一次灌满了自家的窑洞,十几年里,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1985年,王有德担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打那之后,他便把自己献给了治沙。

治沙人说,养个娃娃容易,在沙漠里种棵树难。树苗种下去,一场风沙,“全军覆没”。于是,风沙不停吹,他们就不停补种,直到树木连成片,将流沙牢牢锁住。

长年累月,王有德带领职工风里来沙里去,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儿,营造防风固沙林60多万亩,控制流沙100多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直到今天,退休多年的他,指甲缝里仍然钻满了抠不出、洗不净的陈年旧土。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中卫市沙坡头,61岁的治沙专家唐希明去年刚退休,又被返聘回来当技术顾问,还在一线研发治沙新技术。沙坡头,以流动沙丘高达百米而闻名。唐希明小时候很怕沙,上小学时,一场沙尘暴夺走了他一位同学的生命,给他留下了心理创伤。1991年大学毕业到林场工作后,他扎根沙漠30余年,每天和工人一起早出晚归,一干就是一整天,只为了“锁”住肆虐的黄沙。

妻女常常抱怨他太忙了,有天他终于有时间,第一次带家人旅游,他把妻女拉到了他治沙的地方,当看到已治理的沙漠草木葱茏,与未治理的黄沙形成鲜明对比,家人感慨地说:“中卫的风沙少了,有你的一份功劳。”唐希明说,治沙人有五句话:“不为名利,忍耐寂寞,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勇战沙漠。”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带正式合龙后,唐希明很激动,他将三十多年的青春都倾注在了这片土地。

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吴忠市盐池县沙泉湾,这里既没有泉,也没有湾,曾经只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流动沙丘,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就在这里。从2000年起,北京林业大学每年派学生,驻扎在这里,探寻治疗“地球癌症”的科学方法。

26岁的农皓钧,来自云南。大学填报志愿时,他想学医,父母说,既然是治病救人,不如去救救地球吧。于是,他成为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荒漠土壤动物研究方向唯一的学生。

告别繁华都市,远赴大西北的农皓钧,最喜欢的植物是柠条,这是治沙最早种下的灌木,一棵柠条树就能撑起一把保护伞,为后续植物的定殖生长保驾护航,在完成使命任务后,会逐步减少并退出群落。

可能很多人觉得,像战士一样,勇敢对抗强劲风沙的“治沙先锋”,是刚毅而冷峻的。但事实却不然,每年5月,柠条会绽放出金黄色的花朵,在荒漠里特别耀眼。农皓钧说,“我在沙漠里,就要活成柠条的样子,无论环境怎样恶劣,始终会闪耀光芒”。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一次次采访中,我愈发感受到,美丽中国,江山壮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磅礴伟力的生动实践,是中国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的具体写照。

站立在绿水青山间,一个个生态守护者那滚烫的汗水与不灭的信念越发清晰可鉴:他们并非不知前路艰难,但正是这份“知其难而为之”的纯粹与执着,如磐石般托住了我们对未来的信心,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生态保护事业最坚实的力量,也是“绿色长城”最稳固的基石。

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和感触,近几年来,分社加大对生态领域的报道力度,分社社长刘紫凌带着我们一起调研采写的《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建设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荣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知道,这份沉甸甸的殊荣,正是对守护家园坚韧行动者的崇高致敬。

何其有幸,作为一名记者,能在广阔的天地中,在记录与见证中,守护每一束来之不易的绿意微光,传递每一份绿树成荫的喜悦……

2025年6月30日,新华社记者马丽娟(右)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直播报道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带合龙。

2025年4月3日,新华社记者马丽娟(中)在宁夏固原市,直播报道固原师生徒步百里祭英烈。

2025年3月11日,新华社记者马丽娟(中)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采访宁夏扬黄工程对移民群众生活带来的改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漫步摩洛哥撒哈拉沙漠绿洲与金色... 在北非的摩洛哥南部,撒哈拉沙漠广袤无垠,金色的沙丘起伏连绵,与点缀其间的绿洲形成强烈对比。这里是世界...
原创 5... 2024年,一则惊人的消息从非洲中部传来:一个重达500公斤的金属环如“不速之客”般从天而降!这可不...
茅台官宣!吃喝板块震荡走弱,白... 来源:新浪基金 吃喝板块今日(9月17日)震荡回调,反映板块整体走势的食品ETF(515710)开盘...
第八代红星二锅头焕新上市:以“... 在中国白酒消费迭代的浪潮中,国民品牌红星二锅头再次引领行业变革。9月8日,第八代红星二锅头正式焕新上...
泡酒选哪种酒最合适?茯苓泡酒的... 泡酒选择需谨慎,否则不仅达不到保健效果,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对于像茯苓这种常见的养生药材来说,选...
原创 本... 标题:东胜妈妈菜地三鲜、肉末酸豆角......本地妈妈教您这样来做菜! 在东胜,有一种美食叫做“妈...
原创 最... 标题:最近刷爆朋友圈的脏脏茶,到底为什么会这么好喝!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总是渴望寻找一丝慰藉...
原创 小... 标题:小满节气后要多吃这个菜,它和腊肠一起炒好吃极了,你也试试吧! 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大地渐次进...
原创 比... 标题:比鱼香肉丝还要下饭的是这菜,鲜香麻辣,滑嫩爽口,上桌就遭抢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美食不仅仅是...
原创 教... 标题:教你吃皮皮虾的小妙招,这样剥皮皮虾既干净又不脏手,方法还简单。 在海鲜的海洋中,皮皮虾以其鲜...
原创 教... 标题:教你五步吃最干净的小龙虾,缺少一步都像吃苍蝇,爆炒一锅好香气。 在这个美食的世界里,小龙虾无...
安徽旅游攻略4日游最佳方案,国... 六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黄山,这座屹立在华夏大地上的名山,以其雄伟壮观的山峰、变...
意大利阿马尔菲海岸悬崖彩屋与碧... 在南欧的意大利,有一条令人心驰神往的海岸线——阿马尔菲海岸。这里山海交错,悬崖峭壁上点缀着色彩斑斓的...
日本富士山樱花盛开与湖光山色交... 在东亚的日本,有一片被樱花与湖泊环绕的宁静之地,那就是富士山周边地区。富士山巍峨耸立,山顶常年积雪,...
原创 家... 标题:家常菜麻辣子鸡的做法,麻辣鲜香,外焦肉嫩,咸鲜醇香。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一顿简...
原创 我... 标题:我把30个鸡蛋打在鱼里,婆婆骂我败家,一出锅她就后悔了。 在这个追求创新与美味的时代,烹饪艺...
原创 教... 标题:教你做好吃到爆的回锅土豆片,味道不比回锅肉差! 在这个追求美味的时代,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
原创 每... 标题:每天一杯白酒是健康的保护神,别再戒酒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追求健康而选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