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海人,去了趟浙江东阳,有三个疑问就是不明白,忍不住问下
创始人
2025-07-23 06:05:49
0

一、为啥偏偏来了东阳?

说起来也不是刻意选的地儿。我老公他表姐嫁在东阳,年前就一直念叨着让我们过去看看,说这边的春天啊,不像上海市区里,高楼挡着,风都是硬的。女儿刚放了春假,想着带老人孩子出去走走,太远了折腾,江浙沪周边倒合适。我老公拍板:“去东阳吧,表姐家有院子,孩子能撒欢,老人家也能歇歇。”

从上海开车过去,三个多小时。越往南走,高速两边的景儿就不一样了。上海周边多是规整的农田,方方正正像打了格子,这儿呢,山包包一层叠一层,青绿色的,像水墨画里晕开的颜色。快到东阳城区时,路边突然多了好多卖木雕摆件的小店,巴掌大的弥勒佛、雕花的木梳子,摆得跟菜市场似的,我心里就犯嘀咕:这地儿,跟木头疙瘩较上劲了?

表姐夫来接我们,车开进一个叫“卢宅”的村子。嚯,那房子跟上海的石库门完全两码事!不是高楼,是一排排矮矮的瓦房,飞檐翘角像鸟儿展翅,墙面上雕着花花草草,连窗户格子都是镂空的木刻。我婆婆盯着一扇门上的“松鼠葡萄”雕花木窗,看了半天:“这得花多少功夫啊?”表姐夫笑:“这儿老宅子多,家家多少都懂点木雕手艺,祖辈传下来的。”

二、头一遭见这吃法,咋回事?

在表姐家住下,第一顿饭就让我开了眼。桌上有一盘黄澄澄的东西,看着像面条,又比面条粗,糊糊的,上面撒着碎肉和青菜。我女儿拿勺子戳了戳:“妈妈,这是面糊糊吗?”表姐赶紧说:“这是我们东阳的沃面,尝尝看,管饱。”

我舀了一勺送进嘴,口感挺特别,面不是硬邦邦的,软和得很,汤里有股淡淡的鲜味,像是放了虾仁和笋丁。可我心里纳闷:上海人吃面,讲究汤清面爽,哪怕是阳春面,也得见着面条的根根分明,这沃面咋跟烩饼似的,糊糊塌塌的?问表姐夫,他挠挠头:“具体为啥这么做,我也说不太清,反正从小就吃这个,农忙的时候,煮一锅沃面,全家吃得热乎,顶饿。”

还有一道菜,是梅干菜扣肉。这菜上海也有,但东阳的做法不一样。肉切得巴掌大,肥瘦相间,炖得酥烂,筷子一夹就碎,梅干菜吸饱了肉汁,黑黢黢的却特别下饭。我老公爱吃肉,连吃了两块,咂摸嘴:“这肉炖得比上海的入味,就是太实在了,一块能抵上海餐馆里三块。”我瞅着那碗肉,心想:这边人做菜咋这么“粗放”?不像上海人讲究精致,一小碟一小碟的,这儿倒好,一盆一盆往上端,是因为过日子实在,还是有啥讲究?

有天中午,表姐做了个“东阳土面”。不是沃面,是细溜溜的面条,煮好后拌了猪油和酱油,简单得很。可怪了,那面条嚼起来特别筋道,跟超市买的挂面完全不一样。表姐说:“这是自家请师傅做的土面,要揉面、拉面,费老劲了,现在年轻人会做的少了。”我看着那碗朴素的面条,突然觉得,这边的饮食好像藏着股“笨功夫”,不像上海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做法,但每一口都透着实在,可为啥偏偏在东阳,这些“老吃法”能留下来呢?

三、这满大街的木头活儿,咋就没断了根?

在东阳待了几天,除了卢宅,还去了中国木雕城。那地儿大得吓人,一栋栋楼里全是木雕:一人高的佛像、刻着《清明上河图》的木雕屏风、巴掌大的木雕挂件,连楼梯扶手、天花板都是雕花的。我跟着一个旅游团听讲解,导游说东阳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唐朝就开始了,明清时候最盛,“北有故宫,南有卢宅”,说的就是这儿的木雕工艺。

可我越看越奇怪:现在谁还在家里摆这么大的木雕啊?上海人装修房子,顶多买个小摆件,谁会花大价钱弄个雕花的木门?在木雕城遇到一个正在打磨木雕的老师傅,他手上拿着把小刻刀,在一块黄杨木上刻一只小鸟,眼神专注得很。我问他:“老师傅,现在年轻人还学这手艺吗?”他抬头笑了笑:“学啊,我们这儿有木雕学校,好多娃娃从小就跟着师傅学。你看这街上,哪家没点木头活儿?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后来去了表姐夫的一个朋友家,那大哥是做木雕家具的。他家院子里堆着不少木料,屋里摆着半成品的八仙桌,桌腿上雕着缠枝莲。大哥说:“现在做传统木雕家具的,年轻人嫌老气,但总有人喜欢。我儿子大学毕业后,本来在杭州上班,后来非要回来跟我学手艺,说这东西不能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我突然想起在上海,老弄堂里的修鞋匠、补锅匠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往写字楼里钻,谁还愿意学那些“费劲”的老手艺?可在东阳,满大街都是木雕店,连路边的垃圾桶都是雕花的木头做的,为啥这儿的老手艺能活得这么“滋润”?是因为这儿的人恋旧,还是这木头里真的藏着啥离不开的魂儿?

四、走的时候,心里揣着疑问,却也暖乎乎的

在东阳待了五天,走的时候,表姐往车里塞了好多东西:自家晒的梅干菜、两盒木雕小梳子、还有一袋子土面。女儿抱着一把木雕的小扇子,上面刻着朵荷花,晃来晃去。我婆婆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青瓦白墙,叹了口气:“这地儿,跟上海真是不一样,慢腾腾的,连空气里都有股木头香。”

我心里那三个疑问,到走的时候也没完全弄明白。为啥沃面要做成糊糊?为啥木雕手艺没断根?为啥这儿的饮食透着股“笨劲儿”?可又觉得,这些疑问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就像表姐夫说的:“过日子嘛,哪有那么多为啥,祖辈传下来的东西,觉得好,就接着往下过呗。”

回上海的路上,女儿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把木扇子。车开进上海市区,高楼大厦又把天空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我看着窗外熟悉的景儿,突然有点想念东阳那座小城:想念卢宅老房子里的木雕窗棂,想念那碗热乎乎的沃面,想念满大街飘着的木头味道。

或许有些地方,不用非得弄明白所有的“为啥”,去了,看了,感受了,心里留下点不一样的滋味,就够了。东阳这地儿,像块带着木纹的老木头,不张扬,却自有一股让人琢磨的劲儿。下次有机会,还得再来,说不定那时候,能从木头缝里,看出点新的名堂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国... 国庆假期,别再出门买零食了,在家做这6种零食,和孩子一起追剧,可解馋了! 国庆假期将至,许多人已经...
河南嵩山玉皇沟“巨型蛇头”已被... 河南嵩山玉皇沟景区一“巨型蛇头”因太过逼真,被指吓人。9月19日,有网友发视频称,该“蛇头”彩绘巨石...
山西一中学教师打学生?官方通报... 新京报讯 9月20日,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教育局发布关于对网传“百尺中学教师打学生”事件的通报,详情:...
今日的澳门开什么交流会,澳门中... 提到澳门,你的第一印象是否仍停留在“博彩之都”的标签?如今的澳门,正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联合国...
玉龙雪山“牛奶湖”岸边建起围栏... 云南丽江玉龙雪山一处湖泊因湖底颜色雪白被网友称为“牛奶湖”。近日有网友称,湖岸边建了围栏。9月20日...
上海旅游节 | 玫瑰婚典,一封... 2025上海旅游节 玫瑰婚典 秋光潋滟,爱意盈城。9月20日上午,2025上海旅游节玫瑰婚典活动在新...
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对话:共绘区... 中新网桂林9月20日电(何茜 莫伟雯)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对话19日在桂林举办。本次对话活动以“深化中...
第六届怒江精品咖啡·草果文化周... 泸水融媒体中心摄制 9月20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第六届怒江精品咖啡·草果文化周宣传推介会在昆明长水国...
五台山景区,连续8天单双号限行 关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2025年国庆节期间 对忻州市注册车辆实行单双号限行的通告 广大游客朋友: 为...
【欧洲】服务器提供商受黑客攻击... - 文 前 推 广 - 荷兰媒体NOS报道,由于一家负责值机和登机系统的外部IT服务提供商遭受网络攻...
原创 现... 退房新篇章:酒店“不查房”的时代已悄然来临 上个月,一次出差的经历让我对酒店服务有了全新的认知。在连...
新体验,新赛道,峡江蒋沙旅游度... 低空经济赋能文旅 解锁蒋沙全新体验 蒋沙景区赴北京签约布局低空经济 近日,玉峡湖·蒋沙旅游度假区与北...
协同联动 产旅融合 文化赋能—... 一次办会理念的突破创新,一届精彩纷呈的文旅盛会。 金秋九月,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为主题的...
敦煌路结缘敦煌文化,一批国内外... 9月20日,桃浦智创城文化遗产论坛曁“敦煌路上看敦煌”主题活动举行。 桃浦智创城区域内拥有众多与“丝...
2025黄河旅游大会在陕北佳县... 9月19日,2025黄河旅游大会在榆林市佳县举行。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张坚钟,榆林市人民政...
全球动荡之下 东盟选择看向中国 今天(20日),中国—东盟博览会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截至今天(20日)16点,本届博览会参观人数已超...
原创 汪... 9月13日,有韩国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济州岛牛岛偶遇汪峰了”,并且晒出了现场的照片。 照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