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今天,我们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
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翻滚的热浪里
荷花怒放、蜻蜓飞舞
日光如浓浆流淌
丰盈的绿意
将盛夏的光影铺得满满当当
大暑节气 盛夏方至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是反应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可见,大暑时节天气是何等炎热。大暑时节的到来,预示着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刻到来,此时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因此民间也有“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的说法。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萤火虫有水生和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节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就会使土壤湿润,空气湿度大,再加上天气温度高,正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
三候|大雨时行
雷雨天气频繁出现,一些地方将会进入今年的多雨模式。同时,大雨又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要向立秋过渡了。
大暑节气,这4件事不要做
01.不要剧烈运动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人会趁着三伏天加强运动。医生提醒: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容易导致疾病发生。
夏季运动注意什么?
避开高温时段,尽量在早上10点之前、傍晚5点以后进行运动;
户外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不要过猛喝水,以免导致心脑血管或肠胃不适;
运动量不宜过大,要量力而行,可以选择快步走、瑜伽、太极拳、交谊舞等。
02.不要过分贪凉
吃雪糕、喝冷饮,把空调温度调很低,会导致咽喉不舒服、四肢酸软呕吐、腹泻等。对于这些贪凉的人群来说,比起消暑,更需要注意防寒。
空调温度:26℃是夏季比较适宜的温度。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洗澡温度:控制在和体温相似温度比较适宜,对心脏、血管、皮肤刺激较小。
喝水温度:煮沸后自然冷却至20℃~25℃的白开水是比较好的饮用水。尽量不吃冷饮,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1小时。
03.不要狂饮绿豆汤
天气太热,有的人习惯每天把绿豆汤当水喝,认为这样可以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消暑。但是,绿豆性寒,长期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建议一周喝1~2次,每次喝1碗即可,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喝。
禁忌人群:
1、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的人尽量少喝绿豆汤。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每天按时服药(尤其是中药)的老年人,尽量少喝绿豆汤。
04.不要洗凉水澡
夏季炎热易出汗,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此时洗冷水澡或用冷水洗脚,会使寒气借机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不仅不利于养生,还可能对血管造成刺激,增加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
医生建议,不要在大汗后立即洗冷水澡,即使是热水洗浴,也要注意浴后避风、避寒。
大暑时节,小心这3种疾病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骄阳灼灼,酷热难耐,容易引发这3种疾病↓↓
中暑
长时间的高温以及热辐射,会使人机体的热量积蓄过多,从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神经系统出现损伤,引发中暑。
医生提醒,中暑并非高温下剧烈运动才会产生。老人、婴儿、孕产妇等体质稍弱人群尤其要注意。
肠道疾病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坏,再加上天气湿热,此时如果吃了一些不太新鲜的食物,就容易引发一些湿热性的肠道炎症。
医生提醒,由于儿童本身脾胃较弱,夏天更容易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情况。
热中风
为何夏天是中风的高发期?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脱水,导致血液黏滞、流通不畅。在原有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容易诱发缺血性卒中。老年人以及有脑中风史的人群要特别注意。此外,气血不足、体质较弱的人群,也有热中风的风险。
大暑·习俗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喝暑羊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吃仙草
大小暑时节,天气酷热,福建、广东和台等地方有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消暑解毒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大暑·诗词
销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绦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登殊亭作
【唐】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萤
【唐】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热
【元】张昱
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
夜深明月在天上,白露满湖荷叶香。
今日大暑
你那边气温如何呢?
你有什么防暑小妙招吗?
快来留言分享吧
图文综合自央视一套、健康时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央视网、极物、视觉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