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
最近,杭州崇贤前村农贸市场里,韩国游客大肆采买的镜头上了热搜,激发起很多人的探店热情。不止崇贤的这家农贸市场,杭州的几个网红农贸市场——古荡农贸市场、文二菜市场早已名声在外,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打卡胜地。
区别于传统菜场的全新的业态、不同的面貌、甚至不同的精气神,这些菜市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转变,就在于它们敢于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走出舒适区、敢于直面新的挑战。
小菜场可以比肩大商场。菜市场不一定很土很低端,也可以很潮很炫酷。传统农贸市场之所以举步维艰跟电商企业的冲击有关,但也跟本身业态单一、产品老化、购物体验一般的落后状态有关。低小散的现状供给不出太多体验感好的服务。这种状态不改变难有光明未来。
上文提到的这几家菜市场则通过新增服务、丰富业态,为传统菜市场突围闯出了一条新路。古荡农贸市场楼下买菜楼上做饭,文二菜市则通过开通文旅服务、研学讲解等创新举措吸引游客。它们将传统农贸市场食物供应的单一功能,拓展成集食材采购、餐饮加工于一体的“美食魔方”,甚至延伸出了观光、休闲等功能,其业态的丰富程度媲美一些大型商场。丰富的业态、多样化的功能正在重塑购物群体,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
小天地可以联通大世界。小天地里的小气候浓缩了社会精华、特色,更具有代表价值,更能激发起消费需求。古荡农贸市场改建之初,谁能想到,一个农贸市场会成为各国游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品尝中国美食的好去处?事实上,一些网红农贸市场不但牢牢占据着服务周边居民的需求的地位,更有发展为城市面貌特色展示界面的趋势,其功能随城市生活、文旅生态变化而进化,前景看好。
小商贩也能做成大生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不是什么外来和尚,恰恰是商贩自己。古荡菜市2024年改造后,95%的商户是老商户,15%是新业态,而正是这占据大多数的老商贩们积极拥抱新业态,为新的农贸市场大热打下了扎实的基本盘,展现出不惧改变的魄力和拥抱新潮流的魅力。
在新老变革中,人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一些新业态菜市场的蜕变过程就伴随着个体商贩的蜕变过程。改造给了传统农贸市场重生的机会,也给了小商贩们做大做强的机会。一场新的变革正在悄然兴起。古荡菜市里可以看到采荷农贸市场的光头卤鸭、凤起路农贸市场的雪景酥鱼、景方周大姐烧麦。原来想尝个鲜得大老远跑过去,现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各个城区的农贸市场经过多年积累产生了不少产品过硬、口碑好的小商小贩,如今这些商贩将生意延伸向别的农贸市场,纷纷开起了分店。在连锁化的背后是商业形态格局的变化,小市场有了大生意的雏形,假以时日,农贸市场里也能产生商业巨子。
现实的成功案例对商贩是有启示作用的。品牌化经营的成功让商贩们明白了,天道酬勤,积极变革、诚信经营、忠实于自己的顾客,一定能迎来更美好的结局。只有当农贸市场的商户都明白这个道理,并身体力行时,菜市场才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