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一到夏天,咱就知道这暑期旅游要搞事情,但谁能想到今年直接“杀疯”了啊!只要打开社交平台,满屏都是成都的熊猫花花被游客包围、西安的大唐不夜城人挤人变“人从众𠈌城”、厦门鼓浪屿上游客排队长龙能绕岛三圈的壮观场面,主打一个“地球人都出来旅游了”的既视感!
热门城市:游客爆满,压力与机遇并存
成都,这座自带“巴适”属性的城市,彻底被游客“攻陷”了。宽窄巷子挤得水泄不通,想拍个没人的巷子背景?别做梦了,镜头里全是举着手机、端着冰粉的游客。春熙路的熊猫雕塑,每天被无数人“求贴贴”,估计熊猫都在想:“我一个雕塑,怎么比真熊猫还忙?” 文旅部门也没闲着,搞起了“夜游锦江”特色活动,让大家坐船感受成都的夜景,结果船还没靠岸,排队的人已经从码头排到九眼桥了。
西安更是把“穿越”玩出了新高度。大唐不夜城的NPC们,每天要对着不同游客重复无数遍古风台词,累得嗓子冒烟,估计连做梦都在说“公子可是来寻乐的?” 钟楼、兵马俑这些景点,门票秒空,游客们为了见兵马俑一面,在烈日下排队,汗流浃背却依旧热情高涨,主打一个“我为历史狂热”。 当地推出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唐代生活,里面的小吃摊老板都乐开花:“以前愁生意,现在愁做不过来!”
厦门呢,鼓浪屿的轮渡票刚放出来就被抢光,岛上的民宿老板笑得合不拢嘴,连平时没人住的阁楼小房间都订满了。环岛路的自行车租赁点,自行车都被骑得“离家出走”,游客们沿着环岛路吹风看海,结果堵在半路,变成了“移动的风景线”。 文旅部门搞了帆船出海、赶海体验这些活动,想分流一下游客,可大家太热情,帆船码头都快被挤成“帆船停车场”了。
游客:主打一个“特种兵式旅游”,累并快乐着
现在的游客也很拼,开启“特种兵式旅游”。早上六点在成都看熊猫基地开门,七点在西安钟楼看日出,中午在厦门吃沙茶面,晚上又飞回成都吃火锅,一天打卡三座城市,步数轻松破五万,朋友圈晒图都得九宫格不够用。 有游客吐槽:“我来旅游是想放松的,结果比上班还累,但看到那些美景美食,累也值了!” 露营和研学这些新兴旅游形式也火得不行。露营地到处都是帐篷,年轻人带着装备去郊外“安营扎寨”,煮茶烤肉,主打一个“亲近大自然”。 研学游更是家长们的心头好,把旅游和学习结合,带孩子去历史博物馆、科技展馆,一边玩一边学,就是孩子有时候会吐槽:“妈,我是出来旅游的,不是来上移动课堂的!”
交通与服务:压力山大,吐槽与点赞齐飞
交通拥堵成了大问题。热门城市的地铁站、公交站,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打车更是难上加难,司机师傅接单接到手软,就是堵在路上动不了,乘客在车里干着急:“师傅,您这是在开‘蜗牛车’吗?” 服务保障也面临挑战,景点的厕所排长队,保洁阿姨疯狂打扫都跟不上节奏;餐厅里服务员跑得像“陀螺”,还是忙不过来,游客点餐得等半小时,上菜再等半小时,饿得前胸贴后背。 不过也有暖心时刻,有的景区增加了临时厕所,志愿者主动帮忙指路、维持秩序,让游客在烦躁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忍不住给这些“及时雨”点赞。
暑期旅游这场“大战”,城市和游客都在磨合中前行。虽然有交通拥堵、服务跟不上的槽点,但大家对旅游的热情丝毫未减。毕竟,谁能拒绝在夏天去看看不同城市的风景,吃遍各地美食,和五湖四海的人一起感受这份热闹呢? 说不定明年暑期,旅游市场会更“疯狂”,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又会整出什么新花样!
#热点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