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向博 通讯员 杨稳 邓文鑫 宁文枝 文/图)近日,为期15天的“中式面点与家常菜实用技能职业培训班”在宁陕县金川镇兴隆村开班,不仅让农家灶台飘出“新滋味”,更悄然铺就了一条服务县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赛道”。
“揉面要做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发酵温度控制在38℃左右最佳。”在该村活动室改造的“临时厨房”里,资深面点师王师傅正手把手指导学员。不锈钢操作台上,面粉、酵母、馅料整齐排列,十余位学员围站在台前,仔细观摩老师演示的捏褶手法。
“以前蒸馒头全凭感觉,馅也不好吃,蒸出来的包子没有看相,味道也不尽如人意。”村民代大姐捧着刚出锅的包子满脸欣喜,“现在按老师教的方法,包出来的包子美味又好看!”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模式,每日教授1种特色小吃和2道家常菜,从基础刀工到火候掌控,从食材处理到调味秘方,师傅们倾囊相授,学员们勤学苦练。培训第一周,学员们就交出亮眼“成绩单”:美味的包子、筋道的手擀面、入味的小炒肉等陆续出锅。
谈到举办此次培训的初衷,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朱润侠指着墙上的项目规划图介绍说,总投资120亿元的宁陕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即将开工,项目建设者将成为短期内的稳定客流。“电站建设需要大量后勤保障,村里提前谋划,联合县人社局开设培训班,学好厨艺就是抓住了‘饭碗’”。
这场“靶向赋能”的技能培训,正是金川镇锚定县域发展战略、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鲜活注脚。今年以来,该镇紧扣重大项目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开展民宿管家、养老护理和中药材种植等定制化培训3期,带动300余人实现技能就业。此次中式面点培训的“精准滴灌”,既瞄准宁陕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带来的后勤保障刚需,更前瞻布局“生态旅游+特色餐饮”融合发展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舌尖上的驱动力”。
随着电站项目建设的推进,兴隆村的农家灶台将升腾起更旺的希望烟火——“小面点”不仅要香飘项目工地的餐桌,更要成为串联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的“味觉纽带”,让千家万户的“小灶台”连起乡村振兴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