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一条蜿蜒的“大地艺术”悄然成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昔阳段以山川为纸、沥青为墨,用匠心独运的曲线勾勒出一幅流动的山水长卷,让每一位途经者都成为画中游的主角。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昔阳段建设总里程153公里,其中,主线64公里、支线89公里,主线工程纵贯县境南北。这条公路的建成,让昔阳县通达石家庄、邢台两市的里沙瑶到赞皇、寨背到内丘、王寨到井陉三条出省道全部打通,加上原有改造提升的国道和“四好农村路”,形成了主线串联、支线循环、连接周边、通达河北、串联各个景点的“城景通、景景通”600余公里的全域旅游路网格局。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昔阳段同步还建设了5处驿站、1处营地、7处观景台、7处停车场,对于促进昔阳县交通文化旅游融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昔阳段负责人赵鹏介绍。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昔阳段的建成,使“建一条公路、连一片景区、造福一方百姓”成为现实。既给游客提供了一个观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又催生带动了沿线乡村民宿、农家乐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观光游、假日游顿时“火”起来了,自然生态游“旺”起来了,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优势,昔阳县充分发掘文化潜能,为游客提供了别样的体验,让旅游内容更加丰富,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过去我们藏在深山无人识,现在成了山水画里的点睛之笔。”昔阳县水磨头村村委会副主任宫树兵骄傲地说:“我们村在册人口虽然才300余人,但是有民宿10余家,每年可接待游客2万余人。”
近年来,昔阳县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作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交通+文旅+体育”深度融合、盘活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奋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努力解决文旅融合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太行一号旅游路主线贯通、连接线成网、主动脉互联、出省路互通、县乡路循环、乡村路入户,“三横七纵”的公路路网,使之结构更趋完善。“四好农村路”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快速发展,催生并培育了文旅赋能新业态,彰显了经济转型的新变化。
皋落镇北岩村是昔阳县的中国传统村落之一,走进这里,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古朴的街道、斑驳的墙壁,每一处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多年来,北岩村因地处太行山深处,交通闭塞,保留了村落的原始格局和风貌,周边游客纷至沓来,观山赏景,体验这里独特的太行风情。
北岩村负责人胡怀科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村现在正在打造10家‘崖下人家’民宿,预计7月中下旬就会运营,将会给老百姓的收入带来很大的提升。”
大梁口位于旅游公路沿线龙岩大峡谷内,是山西省和河北省两地的交界处。作为旅游公路沿途的重要驿站,这里视野开阔、风景壮丽,有高山、有草地,吸引着游客深入来探索更美的风景。远望,山峦叠嶂宛如巨龙蜿蜒;近听,林海与鸟鸣交织成一首美妙的森林交响曲。在这里,能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已逐渐成为自驾游网红打卡地。
摩旅爱好者张先生已经是第三次来骑行:“每个弯道都像打开新的画卷,特别是晨雾中的螺旋路段,骑着摩托穿行其中,就像在画中游。”
在昔阳,每辆车都是移动的画笔,每个旅人都是画卷的欣赏者,每一个民宿、每一处景点、每一道美食都让现代工程学会用山水的语言说话,最终成就了这幅“车行画中、人在景中”的当代富春山居图。
图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昔阳段。
记者 张昊宇 摄
记者 王志敏
(责编:刘_洋、刘洋)
下一篇:巩义景区多措并举施“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