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漳州7月17日电 (李昌乾)跨越天山与东海,情系闽疆两地心。继体验布袋木偶戏的魅力、感受中国女排精神的力量、体悟时代楷模“漳州110”的为民初心后,16日,2025年丝路同源·山海交响“石榴籽祖国行”闽木优秀中小学生融情交流研学团队走进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在谷文昌纪念园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之旅,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埋心中。
在庄严肃穆的谷文昌纪念园,来自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石榴籽”们怀揣着敬意,驻足瞻仰谷文昌塑像。走进谷文昌纪念馆,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陈,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追寻这位“四有”书记当年如何带领东山人民向风沙宣战,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豪情壮志,在屡败屡战中让木麻黄在荒岛上扎下根来,将“沙滩无草光溜溜,风沙无情田屋休”的贫瘠沙岛,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生态家园。
来自新疆木垒的“石榴籽”们在谷文昌纪念馆认真听讲解。耿雅薇摄
“木垒,木麻黄,都有个‘木’字。”来自木垒的学生武子昊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谷爷爷种树把荒岛变绿洲,他‘不带私心干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精神特别伟大。我们也要做扎根祖国的小树苗,学习这种精神,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新疆木垒“石榴籽”们在谷文昌纪念馆参观。耿雅薇摄
研学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为了促进文化交融。带队教师介绍,此次的东山研学之旅以“走一段奋斗路、学一位榜样、结一群伙伴、立一个志向”为主线,其中,以学习谷文昌精神为纽带,让木垒的孩子们在行走和学习中深刻理解“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的实践课堂。
“从西北戈壁到东海之滨,这条研学路正是古丝绸之路的深情回响。希望孩子们像紧紧相拥的‘石榴籽’,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念带回天山脚下、木垒河畔。”该带队教师说道。
据悉,此次研学活动由福建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漳州分指挥部和南平分指挥部支持、木垒县团委和县教育局共同组织。在后续行程中,孩子们还将共同参观东山县澳角村、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实训基地等地,在知行合一中延续深化山海情谊,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