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5日,“瓜子大王”洽洽股价年内累计下跌超20%。根据洽洽食品近日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8000万元至9750万元,同比暴跌71.05-76.25%,创下其2011年上市以来最惨淡的中期业绩。
关于业绩下滑原因,洽洽食品表示,主要是原料采购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大幅下降所致。受成本上涨影响,今年一季度,洽洽食品收入同比下滑13.76%,净利润同比下滑67.88%,毛利率跌至19.5%的历史冰点。到了二季度,洽洽食品净利润跌幅进一步扩大。
2025年4月的投资者活动上,洽洽食品表示,一季度收入下降主要是有春节错期因素,外加公司去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基数较高;净利润下降主要是葵花籽采购成本上升和部分坚果原料采购价格的上升,导致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有下降所致。
原料危机背后存在结构性失控,洽洽在5月投资者活动中透露,内蒙古主产区阴雨天气导致葵花籽霉变率提升、产量下降,直接推高采购成本。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公司依赖“订单农业+代理商”的采购模式削弱了对原料质量和成本的控制力。
面对成本压力,洽洽近年多次提价,但财务数据揭示其效果式微——毛利率从2021年31.95%跌至2023年26.75%,2025年一季度更跌破20%。品牌专家詹军豪直言,当下消费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如果只是一味提价而缺乏质量提升、体验优化等配套价值升级便会导致产品性价比优势丧失。
过去,作为崛起于商超时代的老牌零食企业,经销和其他渠道收入一直是洽洽食品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洽洽食品大举扩张直营渠道,收入猛增38.29%;但直营毛利率同比下滑4.32%-25.01%,其中电商渠道毛利率仅19.39%,远低于线下水平,线上产品结构及物流费用拖累盈利。
今年4月,年薪百万的副总经理杨煜坤突然辞职,其曾任首席运营官、供应链及电商负责人等要职。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两期员工持股计划于3月底宣布延期一年,内部对短期业绩似乎预期悲观。
根据公开报道,洽洽食品表示将优化葵花籽原料采购模式,加大直采比例;对于渠道转型,洽洽食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不断提升电商毛利率。此外,公司将加大对新兴渠道,如零食量贩系统、会员店以及水果餐饮等的开拓和投入。
来源:北京商报、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