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我家厨房就会上演固定戏码——我妈举着锅铲追问我:"三十多度的高温天,你到底想吃点啥?"而我的答案永远铿锵有力:"凉面!"
凉面才是夏天餐桌上的救世主,滚烫的面条冲过冰水,浇上酸辣开胃的料汁,再堆满五颜六色的配菜,筷子一搅合,滋溜吸进嘴里,那叫一个透心凉心飞扬!今天就掏心窝子分享我家祖传+全网偷师的5种凉面做法,保准你看完立刻想冲进厨房。
一、老北京芝麻酱凉面:胡同里的夏日限定
要说凉面界的顶流,北京芝麻酱凉面必须拥有姓名。记得第一次在后海小胡同里吃它,老板用缺角的搪瓷碗端上来,芝麻酱香得差点让我把舌头咽下去。
**关键秘诀在"澥芝麻酱"**:三勺纯芝麻酱加一勺花生酱,用温水慢慢调开,直到能顺着筷子滑落成线的程度。再加两勺香醋、一勺生抽、半勺糖,撒点现磨的白芝麻。面条要选粗一点的切面,煮熟后过三遍冰水,筋道得能弹牙。
配菜讲究"三丝"——黄瓜丝水灵,胡萝卜丝甜脆,鸡胸肉丝鲜嫩。最后别忘了剥头蒜,就着蒜瓣吃面才是老北京的灵魂。
二、川味鸡丝凉面:麻辣鲜香的暴击
去年在成都建设路夜市,我被一碗红彤彤的凉面当场征服。回家复刻时发现,精髓全在那勺复制酱油:八角桂皮香叶和酱油小火慢熬20分钟,冷却后加入蒜泥、花椒粉、油泼辣子,最后淋一勺灵魂芝麻红油。
鸡胸肉冷水下锅,加料酒姜片煮15分钟,撕成能穿过针眼的细丝。面条推荐用碱水面,口感特别爽滑。码上鸡丝、焯水的豆芽、香菜末,浇上料汁再撒把油炸花生米,麻辣中带着回甘,吃完嘴唇像做了丰唇手术。
三、东北大冷面:冰碗盛装的快乐
去长白山旅游时,当地导游说他们管冷面叫"朝鲜族冰淇淋"。正宗的冷面汤要用牛肉汤打底,加白醋、白糖、盐调成酸甜口,放冰箱冰镇到冒寒气。最绝的是加苹果片和梨片,水果的清香完美中和油腻。
荞麦面煮到筷子能夹断就捞进冰水,配料码得像个调色盘:酱牛肉片、泡菜丝、水煮蛋、黄瓜丝,讲究的还要放两片西瓜。记得备把剪刀,不然吸溜面条时容易溅一脸汤。
四、日式荞麦凉面:蘸着吃的仪式感
在京都岚山的小店里,我学到了最优雅的吃面方式——蘸着吃。鲣鱼高汤是灵魂,木鱼花+昆布熬的汤底冷藏后,加味醂和淡口酱油,撒把葱花就是绝佳蘸汁。
荞麦面煮好后要在竹笸箩里摊开,旁边放碗冰水,夹一筷子面先过冰水再蘸汁,呼噜一口下肚,清爽得能看见富士山。讲究人还会配天妇罗或山药泥,我这种懒人直接加个溏心蛋也很满足。
五、家常快手凉面:五分钟解救饿鬼
当然也有忙成陀螺的时候,我的应急方案是万能凉面公式:任何现成面条+冰箱边角料+懒人料汁(2勺生抽+1勺醋+半勺糖+蒜末+老干妈)。
上周深夜加班回家,用挂面配西红柿丁、火腿肠和剩的半根黄瓜,浇上料汁后意外好吃。果然饿到极致时,连泡面都能吃出米其林的味道。
凉面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包容所有突发奇想。你可以往里面加芒果,加辣条,甚至加冰淇淋(别学我),反正搅合搅合都是独家美味。这个夏天,你家的凉面准备走什么路线?快来评论区晒出你的创意配方,馋哭隔壁家小孩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下一篇:第一吃素食汉堡,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