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是怀揣着希望而来的;有些地方,是携带着记忆而存在的。而漳州古城历史街区就是二者兼容并蓄的地方。那是一个让人惊叹、让人怀古、让人寻梦的地方。
行走在古城老街,你可能会为一对铜质门环、为一条幽静小巷、为一处半掩的厝院而逗留。那久违的老字号的牌匾、那高耸的石结构牌坊……当然也可为各色游人而停留,因为在古街驻足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徜徉于台湾路,迎面而来是各式老字号招牌。当年的经营者在搭铺开店的同时,也把心仪了许久的招牌勒进了门楣墙体。“锦兴漆庄”“有大道华洋杂货”“商务印书馆代理处”“金可行布鞋行”“大同文具店”……你可能后脚尚在布行的店前,而前脚已跨到了鞋行的铺面。“万圆钱庄”的对面就是一家老字号典当行。遥想当年,有路人夹着包袱步履匆匆行走在府前路上,故意大声和钱庄打声招呼神气跨进铺面的一定是意气风发的人,而茫然四顾趁无熟人之机而踅进当铺者往往失魂落魄。
在旧时台湾路叫府前路。府前路因位于古时漳州府衙前而得名。无论历史的风云如何变幻,时至今日台湾路仍是漳州老城区的商业黄金地段。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习惯了小街百年的营商之道,看淡了大起大落的波诡云谲,生活在此的商家后裔仍以经营百货和文具为主。台湾路上这些老字号虽经百年栉风沐雨,历经“修旧如旧”改造,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的商业印记。就像是倦怠的女子倚着栏杆做了一场悠长的梦,梦醒时一切依旧,手中的丝巾仍旧拽在手中……
目光游走于台湾路,只是旧时的钱庄药房、金行布店也已人去楼空或改换门庭,但那些老字号的门匾,没有因墙体的斑驳而脱落在岁月的尘埃里。于商、于人、于这段百年老街,我们不妨有着更多的遐思:没有历史内涵的老街和老建筑是肤浅的,仅仅只是作为怀旧或追忆而存在的老街和老建筑,只不过是另一种老照片式的陈列。房子得有人住,店铺得有人开,街道得有人走。这样的存在,才能呈现隔世的沧桑,才会散发生命的气息,才能让人触觉它深处的灵魂,也才能清晰地听到它怦然的心跳。如果不是这样,哪怕把它保存下来,也不过是一具历史蜕变的空壳。漳州古城的老街是鲜活的,你身后传来的电动车沙哑喇叭声就踏实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马坪街、断蛙池、定威路、三民路、延安南路,时光在这些地名的更迭取舍间前行。一条延安南路横亘着一座漳州城的历史,这里的每一根门柱,每一幢有历史的店铺都是漳州的一段传奇。那些精彩的往事就隐藏在这些百年建筑之中。站在延安南,你能随时感受到街的四周散发着的文化蕴气,袅袅蒸腾地弥漫在这城市的上空。
每个人的生命记忆中都会有一座让你引发思绪的老屋,都有一条梦里常回的老街,这是人们心灵深处都无法躲及的拷问。站在漳州老城的街道中央,一眼望去,好像面对着一条缓缓流动的历史河流,久居闹市的繁杂心绪便会像透明玻璃杯里冲泡的龙井茶,过段时间便慢慢沉淀下来,一切归于娴静、散淡而又清晰可见。
作者:漳州芗城税务 蔡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