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游高峰将至,文旅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直指旅游市场强迫购物顽疾。据介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将通过明察暗访热门旅游景区、全流程溯源查处、重大案件督查督办、陆续曝光典型案例,全面整治这一破坏旅游市场经营秩序的突出问题。整治行动态度严明、多措并举,既是对游客利益的坚定守护,也展现出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漫画据羊城晚报
满怀探索美景的期待踏上旅途,却在半路遭遇强迫购物,“不听劝”往往要挨上导游一顿臭骂。2023年12月,黑龙江导游高某向游客推销亚布力至雪乡沿线每人1680元的自费项目套票,并直接将2名拒绝购买自费项目的游客赶下了车。2024年4月,一网友在云南旅游时被导游训话必须购物,如果不购物,该导游就称“有那么几个无道德底线、无良知底线的操作方式,让游客难过地结束旅程”。在导游的呵斥下,在“旅行不购物、立马就结束”的威胁下,游客不光损失钱财,还“太伤自尊”。
愉悦身心的旅途,不该变成摧残身心的“苦行”。旅游胜地积攒已久的口碑,不容一小撮利欲熏心的人抹黑。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更不容强迫购物乱象挖空根基。对游客软硬兼施的导游,不过是强迫购物的其中一环,甚至是最末端的执行一环。其背后的旅行社,拉着游客避逛的商家,甚至为强迫购物提供明里暗里保护的人,更是重点打击的对象。每次只处理导游,让导游当替罪羊,只会让幕后的黑手更加嚣张,恐怕也是强迫购物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全流程溯源查处,实现的是全链条精准打击。联合调查强迫购物涉及的招徕渠道、报名参团过程、购物店和自费项目,是将每个环节纳入监管视野,不给违法者空子可钻。挂牌督办涉案金额高、行为危害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揭露涉事导游及旅行公司布设的套路,则有助于形成强力震慑,引导旅游行业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自觉规范经营活动,自查自纠不当经营行为。谁再让游客消费得不明不白、不情不愿,谁就会成为被全行业通报的负面典型。谁再用虚假宣传设置“低价陷阱”、呵斥游客高价消费,谁就会为自己的短视和妄为付出高额代价。
全流程溯源查处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对违法者的警示,更是对守法经营者的激励。织密监管网络,加强联合执法,才能让强迫购物等灰色利益链无处遁形,让旅游市场真正成为“诗和远方”的美好驿站。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