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2025年7月8日,广东深圳饮食服务行业协会湘菜名厨专委会联合湖南省湘菜研发中心、《湘菜》、李锦记品牌在深圳芙蓉楼展开菜品交流活动,来自深圳本土50位知名餐饮品牌创始人、企业厨师长等受邀参与。
活动现场,湘菜、川菜菜系的大厨烹饪多道菜品,从创新融合的角度出发,为参与活动的资深餐饮人展示了当下流行口味的趋势与当代厨师群体的烹饪技艺。
六道创新菜品, 为烹饪打开“健康思路”
关于菜品,有人曾调侃“健康的都不好吃,好吃的都不健康”。对于厨师们来说,如何平衡口味与健康的双重需求,并保持在食用时的新鲜感,是烹饪时最大的难题。
以湘菜门店中一道在夏季十分畅销的菜品油泼肚丝为例,软嫩Q弹的肚丝,辅以丰富的调味品和辣椒、葱花,再淋上热油,是一道开胃又下饭的菜品。
这类传统的热拌菜品为了保证口味,会使用较多的油汁、酱汁来达到适口的程度,而活动现场的这道菜品,除了在猪肚丝中加入黄瓜丝改善口感,在调味上也结合使用李锦记薄盐蒸鱼多用汁、李锦记黑椒汁等产品,在丰富口味的基础上,以降低菜品盐分。
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一道菜品,是晒辣椒松花皮蛋。其创意灵感来自于市面热卖菜品擂辣椒皮蛋。以晒辣椒的风味为主要味型,结合李锦记薄盐蒸鱼多用汁、李锦记香醋等产品,在带来食材搭配的新鲜感同时,以酸、香和太阳味来诠释湘菜的核心味道,尤其在广东这样的地区,能够适用于更多不同口味喜好的消费群体。
因酸辣咸鲜口味而畅销的墨鱼仔,一直以来是湖南夜宵餐桌上出镜率最高的菜品之一。在烹饪此食材时,厨师则结合了时下流行的黑椒口味来做。将洗净的墨鱼仔滑油处理后,用爆香的姜片去除其腥味,再结合李锦记黑椒汁、李锦记薄盐蒸鱼多用汁调出基本口味,利用青椒的鲜香结合黑胡椒粉炒匀后,赋予墨鱼仔以清爽开胃的鲜辣口味。
同作为广东地区餐饮的主流菜系,川味如今也开始在烹饪方式和调味上进行创新,以适应更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一道麻辣怪味红烧肉,将裹糊后的五花肉油炸出酥脆鲜香的外皮,利用李锦记糖醋汁、李锦记排骨酱等产品调制而成的酱汁,将这道菜做成集酸、甜、鲜、香等口味于一体的丰富味型,给食客以一种奇妙的食用体验。
看似热辣的红汤芝麻蟹和老重庆辣子鸡,实际上并非纯粹的“重口味”,在口味上适当降低了麻、辣的程度,但在李锦记麻辣上汤等产品的加持下,让麻辣鲜香的“川味”得以稳定发挥。
健康烹饪,从调味出发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李锦记推出了蒸鱼豉油,它曾经伴随着剁椒鱼头一路红遍大江南北,它极富层次感的鲜味,适用于蒸、炒、焖、煮等多种方式,尤其在烹饪水产类食材时能够提升口味层次、表现出色,被湘菜厨师们视为烹饪的“金牌助手”。
在后来的20多年里,湘菜因口味香辣、菜品多样深受市场喜爱,在全国发展势头强劲,甚至走出国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餐饮市场占得一席之地。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越来越重视,餐饮的消费需求也逐步提升,传统湘菜的高盐高油特点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去年10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专题调研湘菜产业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处理好“口感”和“健康”的关系,积极推动研制和推广“减油减盐”健康新湘菜。随着“减盐减油”三年计划的提出,一场覆盖湘菜全产业链的饮食革命正在行业展开。
此次活动中表现亮眼的李锦记薄盐蒸鱼多用汁,正是顺应当下消费趋势所推出的重点产品。不仅是现场烹饪的厨师们给出了“好用”“实用性强”的评价,嘉宾们在品尝过后也表示“不咸,够鲜”“什么菜品都能用得上”。
作为湖南省以外最大的湘菜市场之一,广东地区的湘菜表现一直很亮眼。尤其是深圳,不仅有农耕记、辣可可等发展迅速的品牌,也培育发展出了像湖南老灶台、好菜湘、新辣宴、十二点辣椒炒肉、渔村故事、湘辣辣、小柴湖、洞庭船宴、湘城江畔、新湘荟、湘满庭、耕据地、回雁楼、李师傅脆肚、农夫农嫂等一批极具生命力的品牌。
在深圳深耕行业20多年的刘文,如今是广东深圳市饮食服务行业协会湘菜名厨专业委员会主席,对于本地湘菜未来的方向有着自己的理解。
他认为健康饮食需求下,湘菜除了要在食材上提高品质标准,调味和烹饪的创新同样重要,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葆有旺盛的生命力,湘菜首先要打破“重油重盐”的刻板印象,调味更是首当其冲。而李锦记品牌作为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其产品蒸鱼豉油、财神蚝油等产品,深受厨师们的肯定。其新近推出薄盐蒸鱼多用汁,既能够满足当下的健康烹饪需求,其广泛的适用性也为厨房操作带来了更高效、更新颖的调味新思路,能够很好地提升菜品出品效率,拓宽了风味表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