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佛山到云南保山昌宁,年逾六旬的罗瑞端夫妇跨越千里,只为追寻一口“世界罕见”的黑温泉,却意外爱上了这里的烟火气,一住就是4年。
视频由昌宁融媒提供
“昌宁四季如春,现在虽然是夏季,但这里白天温度也就25℃,到了晚上就10多℃,非常适宜人居住,我们在这里的旅居生活过得非常惬意。”说起昌宁的气候和环境,罗瑞端夫妇赞不绝口。
一口黑温泉,留住异乡客
进入暑期,罗瑞端和妻子迫不及待地离开广东佛山老家,来到昌宁开启凉爽而又悠闲的生活。买菜、做饭、泡澡……离开繁忙热辣的城市来到悠闲舒适的小镇旅居,罗瑞端夫妇每天的生活少了些许喧嚣,多了点人间烟火。
走进昌宁县柯街镇,雾气氤氲的黑温泉景区内,罗瑞端正悠闲地泡在偏硅酸高温热泉中。“这泉水能养人!”罗瑞端笑着说。4年前,他因工程项目初遇这片温泉,不料来到这里后,就被这里的温润气候和淳朴民风“绊住了脚”。
“这里的环境非常好、非常美,人也非常朴素、非常和谐,我们老两口来后就感觉非常喜欢,就决定在这里开启我们的旅居生活。”罗瑞端介绍,如今在昌宁柯街,像他这样的“温泉旅居客”不在少数,很多来昌宁旅居的游客都跟他一样,最初被温泉吸引,后来爱上了当地的“烟火气”。
慢节奏+烟火气,小镇藏着“向往的生活”
据介绍,近年来,依托特色温泉资源,昌宁县通过打造“黑温泉+”多元业态,吸引了大批北上广深等地的游客来此避暑康养。
在昌宁柯街,万亩田园风光带、古榕树公园、傣族民族村寨、老糖厂漫生活艺术街、温泉水休闲乐园等景点“串点成线”,加上景区周边配套发展,种植面积达1.8万亩的柑橘、芒果、人参果、油桃等特色水果基地,吸引各地旅居客不断来这里体验高品质的慢生活场景。
“我们早晨就去市场逛逛,买买蔬菜,到了中午就去散散步、聊聊天,晚上就去泡泡温泉。在广东,生活节奏非常紧,平常都没空停下来。来到这里过着非常舒适、非常慢节奏的生活,非常浪漫。慢慢静下来,才发现这里才是适合我们真正生活的地方。”
“有个上海朋友来这里住了半个月,就不想回去了,他说这里才是他向往的生活。”罗瑞端说昌宁的“慢”不只在于25℃的清凉夏日,更藏在细节里:傣族村寨的歌舞、老糖厂改造的艺术街、万亩果园的采摘体验……
从“旅居客”到“新昌宁人”
在柯街镇旅居这几年,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涌入,罗瑞端不仅见证了这个乡村小镇的发展和变化,也从中发现了新的商机。爱上昌宁的罗瑞端,干脆在柯街镇开起民宿,将“游客”身份升级为“业者”,实现从“旅”到“居”的升华蜕变。
“现在,很多来自广州、北京、上海的朋友路过这里,都会来居住十天半个月,他们都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美食和黑温泉。”罗瑞端说。
除了经营民宿,罗瑞端还积极参与村里的活动,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里的村民非常淳朴、非常热情。时间处久了,他们经常送些蔬菜水果,把好吃的东西都给我们,都像一家人一样。”罗瑞端说,他的民宿成了旅居者的驿站,也成了村民的“联谊站”。
在柯街镇旅居4年,罗瑞端已经把这个质朴而安宁的小镇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来昌宁已经4年多了,算是半个昌宁人了,昌宁是‘千年茶乡’,有很多古茶树,也有很多生态的美食。每当我见到朋友,见到了外来的游客,我都会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分享给他们,让他们走入昌宁、爱上昌宁。”罗瑞端说,“这里不只有温泉,更有热气腾腾的生活”。
“温泉经济”带火乡村旅居
“罗瑞端的旅居故事,只是众多外地人旅居云南的一个缩影。在昌宁,还有许多像罗瑞端一样的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因为喜欢昌宁,他们停下脚步,用心灵去感受昌宁这片冒着生活热气的土地。”昌宁县文旅局一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昌宁县充分利用气候、温泉、康养等优势资源,打造乡村旅居胜地,吸引更多人回归乡村,旅居云南,深刻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昌宁的旅居风潮正热。2025年1至5月,昌宁县共接待游客总人次136.1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4.68亿元。”昌宁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当城市人追逐“诗与远方”,昌宁用一口黑温泉和满城烟火气告诉他们:远方不必遥远,生活可以很暖。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杞艳芹 赵媛蕊 段春丽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李鸿睿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