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去年就想去意大利。
去年底就开始在网上反复找,说是办理意大利签证发邮件可以预约。于是一过年就发邮件,真挺容易就约上了。后面就很顺利了。
拿到签证的第一件事是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票。
因为在米兰的时间正好在演出《天鹅湖》。但是出票速度特别快。挺有运气,买到了最后一张票。
然后就是订机票了。
今年没想到机票订好了,过了一个月价格还降了,后面才慢慢长起来。最没想到的是出发前两天查,直飞往返的机票从9900降到了5400。看来今年去意大利的人没有往年多。
再下来就是各种闲散预约票了,比如《最后的晚餐》等等。
今年去意大利,有两个重头戏。
一个是看望学生。
2007级的,2010年冬季学期开始上“行政管理基本素质与技能”,2010年春季学期又上了“《胡雪岩》中的世事之道”。
如果说,老师对学生的人生有影响的话,她应该是第一个。
真怀念那个老师可以好好讲,学生可以好好听,老师学生可以好好交流的年代。
现在这两个课都没有了。
不过校园外倒是一片“老师可以好好讲,学生可以好好听,老师学生可以好好交流”的美好景象。
更重要的是,这位同学还找了一位意大利老公。
哈哈,真是太完美了!
去哪里玩,有一个当地的亲戚,那真是最美好的事。
另外还要和几位10级和11级的学生聚会。其中一位还找了比利时的男朋友。为了下一次玩得好,怎么也要让他们结婚呀。
黄光国先生翻译的《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在“译序”里面说:
同理,在学习一种情感理论之前,一定要了解
这个情感老师的情感和生活状态。比如他有很多交往10年、15年以上的学生,那大概率关于情感的理论和主张是不会跑偏的。再如他夏天有一个月是在外面游玩,然后回来后还要再出去玩20天,那大概率是不会传递悲苦惨痛虐的东西的。
这样大概率是有助于让你过好日子的。
而最不可取的就是认同某个老师的观点,而无视这个老师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因为观点是情感和生活状态的体现!
另一个重头戏是参加婚礼。
也算是奇遇,在网上直播时认识的学生。不论是她的故事还是她的婚礼,从情感的角度都很有意义。
新郎是瑞典人,哈哈,又要笑一下了。
能够体验瑞典的婚礼,而且是正装,很有些诱惑。
好多年都没有打扮过了,这次带着正装出行,过个洋瘾。
还特意准备了礼物:
估计她现在也没时间看公众号,大家先睹为快吧。
中国的国宝和瑞典的国宝代表他们俩。两边的玫瑰花象征爱情,牡丹花象征富贵。
表情很可爱,哈哈!
还有几个趣事。
一个是墨镜找不到了,引发了出发前的心里焦躁。这是正常的。虽然是玩,但是毕竟是一个长达一个月的挺折腾的事,需要提前“启动”让心理机制进入一个能够更大功率输出的状态,并且以后还要适时的加速甚至冲刺,这样给玩创造更敏感更有能量和更大范围的心理支持环境。最后的结果是某同学送了一个墨镜,感觉还挺好。
二是航班延误。这种情况就适用老话了:好事多磨!更兴奋了。哈哈。
三是在深圳转机还和大家热闹了一回。
四是这次出去玩与以往比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好多同学在等着看游记。
这就更要玩得爽了!只有这样才能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