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限酒令”使葡萄酒市场整体呈现出“低动销”的状态,又叠加了酒类销售的传统淡季。对于酒商而言,面对这个超级淡季,他们是选择“躺平”度过,还是奋力一搏?为了解这一现状,WBO针对葡萄酒终端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有几家酒商为了动销,纷纷采取了各种创新措施和灵活策略,甚至有些酒商打破了传统的营销套路寻求破圈。
1
入股新型餐吧,参与酒水供应
在“限酒令”政策与传统销售淡季的双重压力下,众多酒商陷入“动销难”的现实困境。面对“超级淡季”,汉凯菲斯奈特集团中国区品牌代表顾育平并未选择“躺平”,反而探索出一条“即时零售型餐饮模式渠道商”的新路径,为葡萄酒销售注入了新的活力。
顾育平告诉WBO:“我们与几位志同道合的酒商合资在成都、上海等地开设了几家中西融合的餐吧,店内酒水由我们统一供应,并直接参与餐厅的定价,现在平均每天的销量能达到50-60瓶,旺的时候甚至能突破70瓶,其中七成以上为白葡萄酒。”
顾育平表示,餐厅内酒水价格跨度较大,从99元到500元不等,平均价位在200元上下,也并不依赖高加价率来赚快钱。“对于价格较高的酒款,我们维持较低加价;而对于平价酒水,则执行行业内的正常加价策略。这种‘以酒引客’、合理定价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客户的消费意愿,也拉动了整体的餐饮消费,毕竟餐饮是一种最简洁的获客渠道,每个餐厅客人都有可能是未来卖酒的对象。”
除了餐饮与酒水相结合的“场景融合”,顾育平还在店内引入了相关小程序,支持顾客进行线上下单、堂食预订和外卖配送,包括葡萄酒与菜品的外送。这个小程序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封闭式私域流量池,为后续客户运营和精准营销打下基础。
在产品细节上,顾育平也尝试打破葡萄酒饮用的传统形象。例如在部分门店引入了简约的平底酒杯,不再拘泥于复杂的葡萄酒杯型,无论是搭配中餐还是快节奏的简餐场景,都更便于消费者轻松饮用。
他还指出:“在中式餐饮环境下,消费者更追求轻松、自然的饮酒体验,太过专业的仪式感反而会制造距离感。我们的目标,是让葡萄酒变得更加日常、更加亲民。”
顾育平表示:“以后酒类销售的‘线上+线下’融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卷’的市场也会出现更高效的销售模式,餐厅也可以成为卖酒经销商,因为餐饮行业比葡萄酒行业更卷。”
2
联合酒吧举办主题派对,酒水销量提高近15%
面对葡萄酒市场的“淡季”,位于杭州的酒商殷弘采取了另一种灵活应对策略。
他告诉WBO:“今年,我与杭州的多家酒吧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主题派对吸引年轻消费者。”殷弘认为,传统的酒品推广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互动和娱乐的需求,而通过酒吧这种充满活力的场所,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尝试葡萄酒,尤其是通过更具创意和互动感的活动。
目前,殷弘已经与5家酒吧达成了合作,每周都会在不同酒吧举办特色主题派对。每场派对的内容、音乐、服装和酒水都有所区别,而参与者则会提前收到通知,着装符合主题,增加参与感与互动性。
殷弘还表示:“一般确定派对的主题之后,我们会和酒吧老板在自己的朋友圈发送相关通知,主要是老带新,单次活动的参与人数平均能到50人左右,门票每人69元/张。另外,我们也会在一些社交平台中,发送一些以往派对的短视频进行引流,人流量会比平时要高一些。”
“我们通过不同的主题来设计派对,比如‘摇滚主题’‘复古主题’等,每个主题派对都会加入相应的音乐、装饰以及不同的葡萄酒。”他表示,主题派对的亮点不仅是提供多样化的葡萄酒,还有通过穿着、音乐和酒水的契合,创造出一种沉浸式的社交氛围。
此外,殷弘特别提到,针对不同主题的派对,他会提供不同类型的葡萄酒。例如,在“医院主题”的派对中,主要提供来自不同国家的白葡萄酒,而现场下单购买葡萄酒时,还会享受9折优惠,消费者还能通过参与小游戏获取积分,购酒时,积分也当现金使用。为了让活动更加有趣,酒商还会赠送一些酒相关的周边礼品或特色拉罐葡萄酒,进一步增强派对的娱乐性和参与感。
“通过这种创新的互动方式,消费者不仅能有相应的折扣购买酒水,还能享受充满情绪价值和娱乐感的社交体验。”殷弘表示,他所举办的主题派对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体验,而这种形式的活动对于动销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除了派对的门票销售一空之外,酒水的销售量也比平时要高出15%左右,这种方式确实也能吸引部分年轻消费者,后续能否发展成长期客户还要再观察,但在淡季,销量有所提升也是好的。”
3
举办99元畅饮活动,避免淡季过淡
为了应对淡季的挑战,位于长沙的葡壹精品酒总经理方奕表示,每周一,在长沙一葡CELLAR DOOR都会举办葡萄酒畅饮活动,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体验,其品鉴会的入场费用为99元/位。
“我们每场品鉴会开酒的数量取决于当晚参加的人数,平均一场会有30人左右,平均每人可以喝一瓶,酒的价格在20—200元不等。”方奕说道,这不仅是为了让消费者体验葡萄酒的多样性,某些时候也为了解决库存问题,甚至是厂商赞助支持下进行的活动。
他还提到:“我们会根据季节性和市场的不同需求,调整每周品鉴会不同的主题,以此来选择合适的酒款进行品鉴,例如起泡酒品鉴会、西鸽专场品鉴会等,在每周活动开始前,我们都会在朋友圈、酒会群中发放相关活动海报,目前以私域为主,线下平台虽然也有相关团购,但也只是作为一个窗口。”
他进一步指出,理想的动销状态是:旺季不至于过于火爆,淡季也不至于低迷。“酒商不能单纯依赖旺季来做生意,特别是葡萄酒行业,长期依赖少数大客户也不是长久之计。”
方奕认为,通过定期举办品鉴会,可以维持客户的持续兴趣,并激活潜在客户的购买力。此外,他指出,酒商需要有“长线思维”,避免依赖单一客户群体,要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吸引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让他们在不经意间培养对葡萄酒的兴趣和忠诚度。
“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我们会调整活动的内容,也会挑选不同的酒款进行推广,创造一个适合的消费氛围,帮助客户了解葡萄酒的更多层次。”
方奕表示,尽管这类活动并非直接带来暴增的销售业绩,但通过维持长期的互动和培养消费者的品酒习惯,他们能够有效避免了淡季的销量下滑。
4
破圈啤酒节,低价葡萄酒销量环比增加10%
虽然夏季是酒类销售的传统淡季,但青岛的葡萄酒经销商薛正却选择了与青岛啤酒节联动,进行葡萄酒的推广。
薛正表示:“啤酒节期间,虽然是以啤酒为主,但我们借此机会,通过冰镇白葡萄酒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薛正介绍,活动期间,只要游客的消费满500元,并手持葡萄酒发布相关照片及文案到朋友圈或社交媒体,如果有30个人点赞,那么就可以选择一瓶价值不超过200元的葡萄酒,每人限领一次,数量有限。
“因为门店本身就靠近旅游区,所以游客资源也比较多,加上很多来旅游的人本身就要购买啤酒,达到消费金额后,还能免费兑换葡萄酒,这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加分项。另外,现在活动正在预热阶段,每天大概有30人成功参与活动。”薛正说道。
薛正表示,青岛作为啤酒消费的重镇,拥有庞大的啤酒市场,利用啤酒节这一节点推广葡萄酒,无疑是一个利用现有热度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的有效途径。“虽然啤酒节的主角是啤酒,但我们通过向消费者送出免费白葡萄酒,以此吸引他们的目光。”薛正提到,葡萄酒的推广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销售,更是通过社交媒体的推广,通过用户分享朋友圈来扩大影响力。
薛正特别强调,虽然有些消费者的饮品习惯比较固定,所以才想通过这种联合活动来拓展葡萄酒的消费群体,突破原有的饮品消费局限性。
活动中设置的“集赞”环节,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葡萄酒的推广,借助社交平台引发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增强了葡萄酒的市场认知度。“通过这类活动,我们能够把葡萄酒推荐给更多喜欢啤酒的消费者,进一步培育他们对葡萄酒的兴趣。”
此外,薛正表示:“这类活动不仅增加了门店1000+的客流,也带动了一些价格在20-50元的葡萄酒销售,这部分动销的瓶数环比增加了10%。最近也有很多消费者来店内询问活动是否还在继续。另外,今年的活动除了在门店推广之外,还会借助啤酒节的节点,相信可以刺激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并激发相关的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