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热搜在咱们编辑部引起了一阵轰动——
深圳 4 岁男童喝了“零添加”的生羊奶以后,反复发烧、腿疼,一年后才发现原来是感染了布鲁氏菌。
对于布鲁氏菌,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主要来自于牛、羊、猪等家畜,其中羊种布鲁氏杆菌是最常见、也是致病力最强的。
哪怕不直接接触羊,通过喝生羊奶、吃烤羊肉串、喝羊肉汤等食源性途径也可能感染,而且这种病例还不在少数。
今年前 5 个月,全国范围内累计已报告布鲁氏菌病例 2.6 万余例,还出现了 1 例死亡病例!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感染布鲁氏菌之后,症状可能和流感很像,比如发热、乏力、关节酸疼等,所以开始不容易引起重视。
但这种菌会攻击人体内的各种器官系统,其中2%~20%的病例会牵扯到生殖泌尿系统,男性发生睾丸炎,女性则是卵巢炎,最终甚至会影响生育能力。
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总把生奶当成好东西给孩子喝呢?归纳起来有 2 点:
👉觉得现挤的奶比较新鲜,更有营养
👉觉得生奶没有添加剂,比卖的盒装奶健康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个个来看。
鲜奶≠生奶,杀菌消毒不可少
其实,很多人可能都把“生奶”和“鲜奶”的概念搞错了,甚至一些新闻报道中也会混淆。
经过巴氏杀菌的奶,仍然属于鲜奶,但和“生奶”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喝牛奶主要是为了补充钙和蛋白质,而这 2 种营养素在巴氏杀菌的过程中几乎是不受影响的。所以“生奶更有营养”的说法,本身并不科学。
那为啥杀菌消毒这个事这么重要呢?
先用一张图让大家感受一下,那些所谓的“现挤天然奶”,从奶牛/羊身上挤出来开始,到最后喝进肚子里,这一路可能遭到哪些污染👇
就拿布鲁氏菌来说,它的存活能力非常强,在奶制品里最多能存活几个月之久,哪怕是在冷冻这么苛刻的条件下都能坚持足足 30 天。
所以如果产奶的牛/羊感染了布鲁氏菌,那现挤的奶简直就成了细菌的温床。大人喝了可能还侥幸没事,但放在孩子身上,风险就大了很多。
有的妈妈可能会说,那我买的生奶喝之前先自己煮一煮,不就可以杀菌了吗?
其实,这样做并不靠谱。
正规乳品生产车间里,都采用的是专业的巴氏杀菌步骤,能够把控好加热的温度和时间——既能保证把坏菌杀死、同时又最大程度减少对营养的破坏。
而自己在家煮沸,很难把握合适的“火候”,要么消毒不彻底,要么白白损失营养,何必呢?
包装奶≠有添加剂,记得看配料
巴氏杀菌奶,其实没有必要额外添加防腐剂。
我们要知道,加防腐剂是为了减缓细菌繁殖引起的食物腐败变质。
而从正规渠道买到的牛奶,都经过了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灭菌处理,再加上会用无菌包装隔绝外部细菌,本身就可以长期保持相对无菌的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再用防腐剂完全是画蛇添足。就从成本角度来说,商家也不会这么干。
如果包装的材质、技术比较好,放个半年一年不变质,也没什么稀奇的。
如果还是不放心,那记住一点就行了:配料表里只写了“生牛(羊)乳”的,就能放心喝!
📣再次强调,此“生”非彼“生”,这里的生牛(羊)乳可是经过巴氏杀菌的。
看完配料之后,也可以再瞄一眼营养成分表里,蛋白质那一栏,牛奶要≥2.9g/100g、羊奶要≥2.8g/100g。
具体来说,超市里卖的奶,还分为常温奶(下左)和冷藏奶(下右)2 种。
也有妈妈会问我们,常温奶和冷藏奶到底哪种更好呢?
先来看看它俩的区别:
总的来说,超市里正规售卖的,不管是常温奶还是冷藏奶,都可以看情况选择👇
●如果常去超市采购,对奶的口感风味更讲究,可以买冷藏奶。
●如果不常去超市,一次想多囤点奶,那常温奶会更合适,保质期更长,外出携带也更方便。
之前也和大家说过很多次,天然≠健康,关键是要看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是不是安全可控。
咱们啊,也要相信现代食品科学的力量,没必要为了一些不科学的“好处”,用孩子的健康去冒险,好心办了坏事,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