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来玩,信息得四处查,现在浏览公众号,吃住行游购娱一目了然,还能看到实景美图和这里的文化故事,很便利!”前来清远飞霞山景区游玩的游客李先生高兴地说。这个暑假,游览这座岭南名山有了更便捷、更有趣的打开方式。来自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南华飞霞农文旅筑梦队”为景区量身定制了一套新媒体服务与体验升级方案,他们运用所学,让游客轻松畅享飞霞山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一部手机”解锁飞霞精华
项目启动后,突击队深入景区各个角落展开全方位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游客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精准捕捉传统景区在数字化服务中的痛点。经过团队努力,最终为清远飞霞风景名胜区量身打造了微信公众号全新栏目架构。
全新的栏目架构不仅界面清新、操作便捷,更聚焦飞霞山“生态+人文”的核心魅力,将历史脉络、宗教文化、自然风光巧妙融合,并通过符合传播规律的内容呈现,让游客在指尖就能提前感知飞霞、规划行程,大大提升了游览前的期待感和抵达后的便利性,满足游客“即时获取、智能互动”的需求。全新的栏目架构,优质的使用体验获赢得景区和游客的高度认可。
“沉浸体验”触摸千年文脉
如何让飞霞山深厚的历史文化不再“沉睡”?突击队将目光投向了游客的实地体验。基于前期荣获省级特等奖的深度调研和市级重点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团队正积极协助景区探索开发数字导览系统。未来游客只需扫码,就能在凤凰楼、长天塔等古迹前“听”到生动的历史解说。
同时,团队还着力打造一支育专业的志愿讲解队伍,力求让游客在漫步山林间,就能轻松领略千年飞霞的传奇故事,让文化之旅不再走马观花。
“云端雅集”引爆非遗魅力
即使无法亲临,游客也能感受飞霞之美。7月6日,一场由突击队精心策划的“琴麻映霞·云上雅集”直播,在飞霞山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上演,吸引了数万网友在线“云游”。
广东省劳动模范、非遗麻编技艺传承人陈晓懿的巧手展示,与团队老师潘冬梅悠扬的千年古琴声相得益彰。直播间里,“被美到失语”、“立刻想去飞霞山”的弹幕刷屏,一小时点赞超2.8万。
这场“线上引流+文化赋能”的成功实践,不仅让非遗“破圈”,更让屏幕前的游客提前种草了飞霞山景区的独特魅力,为日后的实地游玩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夏建兵表示,此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实践,是学院将课堂所学融入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青年学子们以创意为笔,以热情为墨,聚焦游客的真实需求,运用新媒体传播、文化活化、智慧旅游等专业知识,为飞霞山景区注入“南华智慧”。
未来,这支“筑梦队”还将持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解锁乡村文旅宝藏,让每一位到访飞霞山的游客,都能享受到更贴心、更智慧、更富文化内涵的旅行体验,切身感受农文旅融合带来的新活力。
文、图|叶剑斌 蓝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