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旅游博主,我自诩见过世面,可这次在乐山的六天五晚,却让我彻底 “打脸”—— 原本计划的三天短途游,硬生生被这座城市的魅力拖成了六天深度游。大佛的震撼、美食的暴击、古镇的烟火,让我这个习惯了外滩繁华的上海人,心甘情愿为乐山停留。
Day1:从魔都到嘉州,穿越时空的味觉觉醒
当我拖着行李箱走出乐山站时,湿热的空气裹着跷脚牛肉的香气扑面而来。打车前往市区,沿途闪过的青瓦白墙与上海的摩天大楼形成鲜明对比,却意外地让人松弛下来。住在张公桥附近的江景民宿,推开窗就能看到岷江上的点点渔火,恍惚间以为穿越到了《风云雄霸天下》的片场。
大佛初印象:千年凝视的震撼
乐山大佛的威严远超想象。站在九曲栈道上,仰头望着这座 71 米高的弥勒坐像,江风裹挟着水雾扑面而来,连上海中心大厦的玻璃幕墙都显得逊色几分。更绝的是夜游凌云山,灯光勾勒出大佛轮廓,江面上的游船化作点点繁星,仿佛置身仙境。
傍晚在嘉兴路美食街游荡,跷脚牛肉的鲜香让我挪不动脚。冯三孃家的牛肉汤清澈见底,牛杂嫩滑爽口,配一碗米饭和香菜,鲜得眉毛掉下来。隔壁徐凉糕的红糖米凉糕,冰凉爽口,瞬间驱散暑气。最绝的是叶婆婆钵钵鸡,红油和藤椒两种口味,鸡肉嫩滑,藕片脆爽,配一瓶峨眉雪,这才是乐山夜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Day2:从早茶到夜宵,24 小时吃不停的碳水天堂
乐山人对吃的执着,让我这个上海 “吃货” 自愧不如。清晨8点,小豆海棠的冰醉豆花已经排起长队。老板熟练地舀出嫩滑的豆花,淋上冰镇糯米酒和红糖水,撒上花生碎,一口下去,甜糯与清凉在舌尖炸开。更绝的是九妹凤爪,藤椒味的凤爪 Q 弹入味,连上海的网红鸡爪都黯然失色。
中午直奔苏稽古镇,古市香跷脚牛肉的非遗技艺名不虚传。牛骨汤熬得奶白,牛肉、牛舌、牛肝在汤里翻滚,蘸上干碟,再配一碗血旺,15 元的快乐让我当场决定续碗。下午在杨湾乡,徐老八豆腐干外酥里嫩,蘸甜辣酱和醋,再配一碗豆浆,这才是乐山人的下午茶打开方式。
Day3:油炸串串与甜皮鸭的终极对决
乐山的夜生活从一碗豆腐脑开始。九九豆腐脑的酥肉豆腐脑,豆花嫩滑,酥肉酥脆,配上馓子和大头菜,辣得过瘾。宵夜场的油炸串串更是颠覆认知,英子油炸的五花肉、包浆豆腐在油锅里炸得金黄,蘸干碟和秘制酱料,人均不过 30 元,让我这个习惯了上海 88 元一份小酥肉的人直呼 “过分”。
Day4:古寨与瀑布的双重震撼
罗城古镇让我见识了川南建筑的智慧。这座 “山顶一只船” 的船形街,明清风格的骑楼鳞次栉比,茶馆里的老人抽着叶子烟,仿佛时光倒流。站在凉厅街上俯瞰,青灰色的瓦顶倒映在人工湖里,恍惚间能听到百年前的人语声。
下午前往黑竹沟,“中国百慕大” 的神秘让人着迷。马里冷旧的高山草甸宛如仙境,溪水潺潺,牛马悠闲吃草。沿着栈道走到蜂巢岩,冰凉的水珠扑面而来,上海的陆家嘴再繁华,也找不到这样的自然野趣。
Day5:温泉与非遗的治愈时刻
在峨眉山麓的灵秀温泉,我体验了乐山人的养生哲学。露天温泉池依山而建,硫磺温泉经过磁化,泡完皮肤滑溜溜的。还有就是山顶的星空温泉,躺在池子里看银河,城市的喧嚣瞬间消散。
傍晚回到市区,恰逢乐山嘉阳小火车的蒸汽表演。百年蒸汽火车喷着白烟穿越油菜田,汽笛声回荡在山谷间,看得我热血沸腾。原来乐山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着的、跳动的灵魂。
Day6:渔村与古桥的浪漫邂逅
原本计划去峨眉山金顶,却因天气转道犍为县。嘉阳小火车的芭石铁路让我找回了童年的记忆,坐在复古车厢里,看窗外的油菜花田和芭蕉林飞驰而过,仿佛穿越回蒸汽时代。偶遇当地农民卖刚摘的黄果柑,10 元一大袋,酸甜多汁,让我差点把舌头吞下去。
回程前路过平羌三峡,看到的太白亭美出新高度。站在观景平台上,岷江与青衣江交汇,远处的乐山大佛若隐若现,恍惚间以为到了桂林山水。惊喜的是,江边的 “平羌小三峡” 石刻成了网红打卡点,随手一拍都是电影海报。
离开乐山那天,我在张公桥买了两斤九妹凤爪和徐凉糕。飞机掠过云层时,突然想起在苏稽古镇看到的一幕:老师傅在叮叮当当打制铁器,隔壁奶茶店的小姑娘戴着耳机刷抖音,传统与现代在这座古城里和谐共生。
上海有外滩的璀璨,乐山有岷江的温柔;上海有精致的法餐,乐山有烟火气的跷脚牛肉。六天的时间,我从一个匆匆过客变成了乐山文化的 “自来水”。如果你问我乐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大概是它藏在市井里的从容,刻在大佛里的风骨,以及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江湖。
乐山,这座被低估的天府之国,值得你用至少六天去探索。当你尝过这里的豆腐脑,走过这里的古巷,你会和我一样,心甘情愿成为它的 “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