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吃虾季”,小龙虾已在多地大量上市。然而,近期小龙虾价格却“跌跌不休”,一则“小龙虾价格暴降近50%”的话题更是冲上热搜。
从最早的“猪饲料”到“夜宵顶流”,再发展出千亿的市场规模,这只小龙虾到底是怎么征服全国吃货的呢?
“十三香”“麻辣”“蒜蓉”
调料才是灵魂?
早在几十年前,小龙虾还只是田间水塘里泛滥的“害虫”,甚至被拿来喂猪。但后来经过厨师大佬们的巧手烹调,小龙虾开始走上了大家的餐桌。从此,夜宵江湖多了一位C位明星,厚重的香料、辛辣的汤汁,在焖煮中渗透至每一寸的小龙虾肉,让食客越剥越上瘾,直呼上头。
如今,小龙虾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延展,既能登上高档餐厅,也能化身大排档的“社交神器”。而将小龙虾推上“夜宵顶流”宝座的,是这三大经典口味——十三香、麻辣、蒜蓉,每一种都代表了一方风味。
十三香口味——舌尖上的香料交响乐
发源于江苏盱眙的十三香,是中式复合香料的集大成者。草果、八角、肉桂、丁香等30多种香料层层叠加,熬出一锅醇厚回甘的卤汤。虾肉吸饱汤汁后,香气浓郁却不过激,细品还能尝出微微的甜与麻,堪称“舌尖上的香料博物志”。
十三香因其包容性极强,既能突出小龙虾的鲜,又能掩盖土腥味,是南北通杀的“安全牌”。
麻辣口味——嗜辣者的狂欢盛宴
源自川渝的麻辣小龙虾,凭借花椒的“麻”与辣椒的“辣”横扫全国。干辣椒爆香后与豆瓣酱同炒,红亮的汤汁裹满虾身,入口先是暴烈的辣,随后是花椒的酥麻感后劲,让人一边嘶哈吸气一边停不下手。
麻辣味型完美契合小龙虾的“社交属性”——剥壳时的辣痛感与冰啤酒的畅快形成反差,越吃越上头的刺激体验,成了夜宵摊的“气氛组担当”。
蒜蓉口味——鲜香柔和的国民口味
不吃辣的人,总会投向蒜蓉小龙虾的怀抱。金黄蒜末经油爆香后铺满虾身,蒜香浓郁却不辛辣,反而带出虾肉的清甜。汤汁里的蒜蓉甚至可以拌面,堪称“光盘利器”。
蒜蓉的普适性极高,老人小孩都能接受,且蒜香能最大程度激发小龙虾的本味,是检验虾肉新鲜的“试金石”。
除了这三大经典口味,近年厨师们研发出的冰镇、芝士、咖喱、冬阴功、咸蛋黄等新式口味,也备受食客,特别是年轻人群体的青睐。
有人说:“小龙虾本身没有味,全是调料的功劳。”但正是这种“白纸属性”,让它成了厨师和食客共同的宠儿。
价格暴降近50%
是谁尝到了“甜头”
进入6月,小龙虾更是开启了“产销两旺”的最佳吃虾季。
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调度数据显示,今年1-4月,小龙虾全国批发价格最高达到35元/斤,进入5月则下跌至19元/斤。从养殖面积来看,2024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3000万亩,产量超300万吨,较2019年增长55.5%和43.6%。在产区上,除了传统的湖北、湖南、安徽等主产区,广西、四川、山东、河南的小龙虾面积都有所扩大。
曾经大家常挂在嘴边的”小龙虾自由“,如今终于实现了。但对于养殖户和餐饮企业而言,似乎并没有尝到增产的”甜头“。
红厨网了解到,2016年的5月和2017年的5月,小龙虾的批发价格还在每公斤40元以上,2018年起,每年的上市季节,批发价格都比上年有一定程度的下跌。2020年,不同规格的小龙虾价格走势分化更加凸显,产业开始向“养大虾”转变。到了2021年、2022年,小龙虾价格企稳回升,但在2023年再次出现下降,今年,小龙虾价格跌幅已超过50%。
养殖主产区上市集中、供应不平衡、利润下降等因素,都导致了不少养殖户的收入都大不如前。
而从整个行业来看,经历过前些年的“小龙虾顶流”时期,近几年小龙虾赛道的增速已稍有下滑。据红餐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24年1-9月,我国小龙虾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442家,同比减少5.2%;小龙虾相关企业存量为17900家,同比减少3.2%。
值得注意的是,小龙虾相关企业的注吊销量在2023年达到了1690家,创下了近五年来小龙虾相关企业注吊销量新高。
老甘家小龙虾江湖菜品牌联合创始人游灿表示,眼下小龙虾赛道仍然面临着季节价格波动剧烈、消费者需求升级、同质化竞争严重、供应链损耗大等多重挑战,如何在价格敏感市场中平衡成本与品质也是行业的共同难题。
从“有虾吃”到“吃好虾”
小龙虾产业如何突围
近年,随着理性消费趋势的兴起,消费者已从单纯的"有虾可吃"转向对性价比和口味的双重追求,这种消费升级正在重塑整个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年轻一代已成为小龙虾品类的消费主力,其中"90后"占比高达60%,更倾向于线上渠道下单,注重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同时对品质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
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也倒逼着行业转型发展,于是一些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深加工产品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或者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寻求突破。
从即食虾尾到预制菜品,从调味料包到休闲零食,小龙虾产业链正在向精细化、多元化方向延伸。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表示,2024年开始,小龙虾加工业一改往年,整体形势向好,预计2025年小龙虾加工业的生产量、销售额比去年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在餐饮门店端,一些以小龙虾作为热卖单品的餐饮品牌通过“小龙虾+”模式拓展客群,形成了“堂食+外卖+预制菜”的多场景消费模式。而高端餐饮品牌则借着主打“清水养殖”“生态虾”等概念,以及在口味上做更多的创新,以此提高菜品附加值和增加食客的新鲜感。
从田间到餐桌,从线下到线上,从初级农产品到精深加工产品,小龙虾产业正在构建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产业生态。
结语
未来,随着消费需求的持续细分和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小龙虾这个"国民美食"还将释放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而匠心烹饪与持续创新更是真正激活小龙虾生命力的关键。从经典的麻辣、蒜蓉到创新的冰醉、芝士焗等口味,每一次味觉创新都让小龙虾焕发新生,稳坐夜宵江湖里的“顶流”之位。
本文配图来源:图虫·创意、摄图网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作者:青青,编辑:青青,题图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