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7月6日消息(记者 王颖 见习记者 唐诗敏)当神秘的北纬30°线如一条隐秘的脉络横穿四川腹地,这片土地上的自然奇迹与人文密码正等待被解码。7月7日至11日,央视10套《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将镜头对准这条"地球神秘腰线",通过连续五天的纪录,节目将带观众深入四川的山河肌理,触摸那些藏在“纬度刻度”里的浪漫叙事。
摄制组在石渠县进行拍摄(央广网发 《沿着纬度听中国》纪录片摄制组供图)
在海拔400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领略黄河与金沙江的源头地带。这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仅4人栖居,却驻守着护林员根秋泽仁这样的生态守护者。根秋泽仁继承父亲遗志,巡护高原草甸,让白唇鹿、黑颈鹤与岩羊在雪山下安然栖息。七年前被救助的雪豹如今成了村落的“荣誉村民”。人与动物在雪域高原的共生故事,正诉说着对自然最本真的敬畏。
美丽的石渠县(央广网发 《沿着纬度听中国》纪录片摄制组供图)
当镜头转向“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金沙江与岷江的汇流处展开了另一幅图景。蜀南竹海的竹根系如绿色屏障守护长江上游,昔日渔民转型为渔政协护队员,见证长江鱼类的复苏。江畔竹笛的旋律里,既有江水奔涌的千年记忆,也有城市与水共生共兴的当代注脚。
川剧三百年的声腔则在北纬30°上流动成戏。作为“五腔共和”的艺术瑰宝,川剧在成都与德阳的戏台间延续着生命力——18岁演员古嘉欣在舞台上打磨水袖,老戏骨肖德美手把手传授唱腔,鼓师的鼓点与演员的云步里,藏着移民文化交融的基因,也映照着传统艺术在现代的传承之光。
摄制组在石渠县进行拍摄(央广网发 《沿着纬度听中国》纪录片摄制组供图)
成都彭镇老茶馆的盖碗茶雾,是解码四川的另一个注脚。青瓦泥墙下,斑驳竹椅承托着百年时光,茶客们的龙门阵里泡着成都“半城茶客”的生活哲学。从茶叶采摘到茶水入喉,这片土地的市井烟火气,都化在茶馆升腾的热气里,成为刻进城市肌理的文化符号。
《沿着纬度听中国》让雪山与江水、戏腔与茶香在镜头里交织成篇。这不仅是对自然人文的纪录,更是对一方土地生活美学的探寻——当镜头定格在石渠的星空、宜宾的江雾、茶馆的竹影,四川文旅的极致浪漫,正以最质朴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