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南京队VS苏州队,将于7月5日晚19:30开赛,苏州与南京的绿茵对决一触即发。
球场上的胜负未分晓,苏州的街头巷尾就早已飘起了一股“清凉攻势”——那些藏在老巷弄、小馆子里的夏日限定美食,正准备用鲜、香、甜、凉,为每一个为足球呐喊的人“降降温”。
苏州
枫镇大肉面
初夏一到,枫镇大肉面便上市了。它是苏州传统名点之一,被誉为“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苏式面。
枫镇大肉面
出品/大师刘锡安
枫镇大肉面源于胜迹寒山寺所在的枫桥镇,所以称为枫镇大肉面,始创于太平天国年间,因其调味时不用酱油,汤汁澄清,当地人又称白汤面。
枫镇大肉面用的汤头有些与众不同,需用肉骨头、鳝鱼骨、螺蛳等熬制成清可见底的白汤,再加入葱结、姜片、八角、花椒、料酒和清水熬制成绿豆色泽的清汤,最后加入酒酿提鲜调味,过滤盛出清汤,制成口感极佳的上乘好汤,保温备用。
制作枫镇大肉面的浇头,需要选用猪肋排上部的五花肉,放入糟卤酒酿中浸泡8小时,期间只放盐调味,最后放入砂锅内,再放入葱结、姜片、八角、花椒、料酒和清水,大火焖煮至水沸时,翻转一下肉面,转小火焖煮两个小时后,猪肉软烂,捞出晾凉,切成大片备用。
将清水煮好的龙须面盛入碗中,舀上熬制好的备用汤汁,取一片切好的肉片,放置于面上,再撒上葱花和一勺酒酿,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汤面鲜美醇厚,让人意犹未尽。
苏州
三虾面
进入夏季,河虾开始抱卵,苏州特有的时令美味“三虾面”就上市了。
三虾面以虾仁、虾籽、虾脑为核心浇头,用料精细、制作繁琐。
虾仁需手工剥取,拉掉虾头尾,拇指食指轻掐脱壳,清水漂洗,因虾肉娇嫩需现炒现吃。
三虾面
出品/大师刘锡安
虾籽是雌虾腹须内的成熟卵,需待其饱满后揉搓抖落,淘洗后加葱姜、花雕酒文火焙炒约一小时成干虾籽,因5千克雌虾仅得约200克虾籽而显得尤为珍贵,虾籽可增鲜提味。
虾脑即虾黄,剥去白色薄衣后取用,是鲜味关键。
烹调时,虾仁蛋清上浆后,用四成热猪油划散至乳白;原锅炒葱末,下虾籽、虾脑略炒,加鸡汤、调料,倒入虾仁烧沸后勾薄芡,淋麻油成浇头。面条选细面,水沸煮至柔韧。三虾面多“干拌”。
三虾葱油拌面
出品/苏宁钟山国际高尔夫酒店紫金阁中餐厅
拌面讲究技巧:一搅让面与浇头初融,吸收原味;二转增空气接触,使面条爽滑;三拌以筷为线,磨合至每根面条裹虾籽,虾鲜与面味交融。最终入口,虾香、面香萦绕,虾籽咸香、虾脑丰腴、虾仁滑嫩,嚼劲十足,齿颊留香,令人回味。
苏州
风扇凉面
区别于做工精细的枫镇大肉面和三虾面,风扇凉面家常得多。它得名于传统制作过程中要用风扇吹凉面条的做法。
加了鸭蛋和碱水制成的小宽面煮熟后,用香油拌匀,再用风扇吹凉,使面条保持劲道不黏连。搭配特制的酱油、醋、姜末、蒜泥等调料,再撒上黄瓜丝、蛋皮丝等配菜,淋上太仓糟油和虾子酱油一拌,清爽开胃,是消暑的绝佳选择。
浇头雪菜笋丝炒肉
还能配上豆瓣雪菜、茭白肉丝、清炒鳝丝等丰俭由人的浇头丰富口味。
苏州
凉拌馄饨
拌虾仁馄饨
煮好的馄饨过凉水、沥干,淋上用酱油、糖、香油等调制的灵魂酱汁,有时还会撒上虾籽增鲜。馄饨皮滑馅鲜,酱汁酸甜咸香微辣,冰冰凉凉,一口一个。
苏州
六月黄
苏州人到农历六月就要吃螃蟹,不为吃肉,图的是它的蟹黄,六月黄因此得名。此时的蟹壳尚软,蟹肉也未紧实,毕竟在长成秋冬硬壳蟹前,它还得经历几次脱壳,并非最“完美”的形态。
古法蒸六月黄
出品/吴江宾馆
正因如此,“鲜”成了六月黄最鲜明的标签,并且对比大闸蟹,它的身价十分亲民。
最家常的做法当属“面拖蟹”。将螃蟹对半剖开,蟹黄的鲜甜尽数融入裹着的面糊里,一口咬下,满是面糊吸饱的鲜滋味。
摄/Autumn
出品/熙唐宴
熟醉六月黄同样令人满足,这道醉蟹的精髓,全在黄酒的品质上。
苏州
苏式绿豆汤
苏式绿豆汤和传统绿豆汤相当不同。
它以绿豆、糯米为基础,辅以冬瓜糖、红绿丝、蜜枣、金桔等苏式蜜饯,汤底则以薄荷水为灵魂。部分创新版本还会加入血糯米、芋圆等食材,让口感更丰富。
与传统熬煮至浓稠的绿豆汤不同,苏式绿豆汤最鲜明的特点是“颗颗分明”:绿豆需提前浸泡后煮至刚好开花,糯米则要蒸得偏硬且有嚼劲,两者冷却后冷藏备用;薄荷水经冰镇处理,饮用时将其与蒸熟的绿豆、糯米及蜜饯混合,还可加入冰块提升清凉感,最终呈现“汤清透、料分明”的状态。
这样的制作方式既保留了绿豆的清爽,又让糯米的Q弹与蜜饯的甜腻相互中和,甜而不腻,既能解暑又可饱腹,被苏州人亲切称为“夏日快乐水”。
苏州
鸡头米
从初夏的河鲜到盛夏的薄荷,与季节风物心有灵犀的苏州人,每到夏末总格外期待一碗鸡头米。鸡头米本名南芡实,只有苏州葑门南塘的水田产,因此老苏州爱唤它“南荡鸡头”。
比起北芡实,地道的南芡实颗饱满浑圆,表皮光洁如润玉,天然泛着温润的鹅黄光泽。
鸡头米百合莲子
摄/Miss Special
出品/上海浦东香格里拉
鸡头米入口软糯却不粉腻,嚼起来带着清鲜的弹性,米香裹着水汽在舌尖蔓延,是别处难寻的“水八仙”风味之一。
鸡头米莲子马蹄
摄/Autumn
出品/苏州园区香格里拉熙苑中餐厅
鸡头米可与脆嫩的莲藕、清甜的菱角同炒,三种水鲜碰撞出夏日的鲜活;入白粥时,颗颗米仁在粥里沉浮,让原本朴实的白粥多了几分绵密的甜润;就算只是作为点缀,撒在赤豆小圆子上,也能让这碗传统甜品多些层次;当然最经典的吃法还是一碗糖水鸡头米,在沸水里快进快出,短短几十秒便能激发鸡头米的弹糯。
苏州
夏糕
苏州小吃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说法。“夏糕”主要有绿豆糕、薄荷糕、五色大方糕三类。
摄/Miss Special
出品/苏州南园宾馆
绿豆糕松软细腻、清香甜美。
苏式冰爽薄荷糕
摄/Miss Special
出品/苏州苏州湾艾美酒店中餐厅
薄荷糕清凉爽润。
五色大方糕
五色大方糕皮薄馅厚、色泽洁白,“黑色”芝麻、“红色”玫瑰、“白色”百果、“绿色”薄荷、“黄色”鲜肉等五味五色为馅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