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普查成果公众共享,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官方门户网站,向公众开放全省文旅资源普查相关成果查询功能(http://wlt.jiangsu.gov.cn/col/col72564/index.html)。公众通过点击网站首页上的“云游水韵”栏目,进入“文旅资源”板块,即可直观欣赏到我省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高清图片,并可查询资源名录、特别专题等相关数据内容信息,充分感受“水韵江苏”丰富多元的文旅资源魅力。
开展文旅资源普查,有利于向广大群众展示更多、更优、更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2023年底,在经过3年持续努力,圆满完成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提出将推进普查成果在“服务各类群体使用需要”方面运用,要求“逐步向文旅企事业单位、大众、游客、中学生等不同群体开放,满足各类群体信息查询使用需要”。
从地文景观南京栖霞山到水域景观无锡太湖,从物质文化遗产徐州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昆曲,从人文活动泰州溱潼会船节到文旅购品扬州三把刀……此次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公开信息查询首页包括普查标准介绍、普查数据结果、普查报告和普查特色成果等内容。
公众可在“文旅资源名录查询”页面中了解到文旅资源普查部分成果的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等级、区划位置等基本信息,还可查询包含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与设施、文旅购品、人文活动等9个主类的一至五级85635个文旅资源单体基本数据。另外,从各设区市的五级文旅资源中优选了反映当地人文和自然资源特色的130余幅高清图片,在“资源普查特色成果”中进行集中展示。
近年来,我省围绕构建“两廊两带两区”文旅发展布局,持续推进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和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城市休闲和陆桥东部丝路旅游带、沿太湖和洪泽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全域可游的魅力新空间。
从全省文旅资源普查结果来看,“两廊两带两区”特色文旅空间资源数量众多、支撑有力。比如,徐州的窑湾古镇、扬州的京杭大运河(三湾段)、淮安的清江浦楼等文旅资源,助力大运河江苏段建设成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气派、江苏特色的文旅“美丽中轴”。连云港连岛、盐城黄海湿地、南通吕四渔港等文旅资源串联连云港、盐城、南通滨海精华段,形成最富人文魅力的文化海岸带、具有世界影响的滨海旅游景观带。南京阅江楼、镇江北固山、扬州瓜洲古镇大观楼等文旅资源,展现城市山林、灯火沿流美好幸福生活图景,推动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徐州微山湖、连云港海上云台山等文旅资源,构建起丝路特色鲜明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深度融合区。无锡鼋头渚、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常州嬉戏谷等文旅资源,打造太湖流域长荡湖、阳澄湖、淀山湖等明珠镶嵌的世界级生态湖区。淮安洪泽湖大堤、盐城串场河、泰州兴化垛田等文旅资源,打造富有水乡田园韵味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为让公众更好了解“两廊两带两区”相关情况,文旅资源普查成果展示平台设置了文旅特别专题,提供《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两廊两带两区”示意图及相关内容概述。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高水平推动文旅资源普查成果转化利用,促使更多优质资源开发成为优质品牌,培育打造更多高辨识度、高显示度的江苏文旅融合精品和世界未来遗产,为助力推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保障。
素材来源:资源开发处
编辑:邰子君 张莉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