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实习生 王乐乐 邓俞贝
6月27日,浙江杭州千岛湖沪马探险乐园,夏女士闭眼体验蹦极,被工作人员推下后受伤,满脸是血,诊断为脑震荡。当她索要保险单时,景区却发来免责协议。7月2日,景区回应已和家属沟通,不会逃避此事。(据7月2日荔枝新闻报道)
视频截图
有游客向景区索要保单,等来的却是免责协议。这操作,真的太“鸡贼”。保单是保障,是景区该有的担当。免责协议?是想把责任推干净。签了协议,出了事就不管?没这道理。
视频截图
景区搞的免责协议,多半藏着这种“霸王条款”。但是这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明确规定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无效的两个情形,第一条就是“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游客被诊断为脑震荡,明显不符合免责的范畴。
游客花钱消费,买的是服务,更是安全。景区不能一边收着钱,一边甩着锅。蹦极等高危项目,风险本就高。景区更该主动买保险,让游客安心。可有的景区不这样,反倒用免责协议糊弄人,这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法律的无视。
监管部门得盯上这种歪风,发现景区用免责协议坑游客,该罚就罚,别手软。游客也得清醒,签字前看清楚,别被“免责”俩字唬住。遇到不合理条款,坚决说不。
景区的责任,签多少协议都甩不掉。安全第一,不是说说而已。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