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在习惯了湘菜、口味习惯根深蒂固的长沙,你是否也认为,外来菜系并无太多生存空间,“不过是尝尝鲜罢了”“一阵风潮而已”?
时间拉回27年前,你大概也很难想象,当年那个五一大道长岛路口的小小东北饺子馆,如今不仅在湘菜的大本营站稳了脚跟,甚至被不少长沙人视为“东北菜启蒙”,成为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开业27年的松花江饺子馆,
到底有多强
要知道,松花江饺子馆开业的时期,正是湘菜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当年品牌丛生,开业的饭店更是一个接一个。
但他要面对的,不仅是品牌丛生的湘菜门店,更难的是习惯了重油、重辣、重盐的消费者。凭借着典型的东北特色和实惠的价格,松花江饺子馆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虽然谈不上爆火,但一直以来发展得不紧不慢。
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并且发展超过27年的餐饮企业,并不算多。而湖南本土品牌当中与之创始时间接近的,是徐记海鲜、新长福、友友饭店、冰火楼等等。
再看松花江饺子馆门店在某平台上的评分,基本都在4星以上,有的甚至能够达到4.5星,很多湖南本土的品牌餐饮门店恐怕都要望尘莫及。
你也许疑惑,比起当下很多流量极高的网红店来说,分数看起来并不算太高?但只要留心就会发现,“4星”即意味着给出好评的顾客居多。
尤其是当你去看那些差评,当中大部分是由于服务上的疏忽而导致的体验不佳;但对于口味,大部分的顾客给出了肯定。
一个与本土口味大相庭径的品类,能够在长沙这样口味相对挑剔的地方拿到如此成绩,你知道有多不容易吗?
差异化,就是优势
其实近些年,长沙的外来菜系很多。既有火热的泰国菜、东南亚风味、日料、韩料的异国风情,也有川菜、潮汕火锅、贵州酸汤火锅等诸多地域特色,但真正能够立足的品牌并不多。
为啥松花江饺子馆“杀”入长沙27年依然坚挺,更是将东北菜做成了湖南餐饮市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首先离不开东北菜本身的特色。与湘菜热情豪爽的底色类似,东北菜给人的印象是份量大、实惠,人也热情。其实近些年,伴随着东北烧烤、铁锅炖等品类的兴起,“东北味”本就在长沙流行了一把。
与很多新进入湖南餐饮市场的外地菜系会在菜品中主动融入本地口味不同的是,在松花江饺子馆的菜单上你或许能够看见辣椒炒肉、花石香干、水煮活鱼等少量湘菜菜品,但在“东北味”的主要产品中,基本保持原本模样。他不会在东北大拉皮里加入湖南剁椒,也不会在制作酱骨架、锅包肉时为了讨喜而来点紫苏。
这种菜品风味上的特色,正是松花江饺子馆与其他本土餐饮形成明显差异的关键,也是其优势所在。
做本地菜、本地口味,比不过经验更丰富的本土厨师,那就在自己擅长的赛道,放大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品牌可以老,企业管理必须“新”
在品牌创立20年、企业发展较为成熟时,松花江饺子馆又发布了新品牌饺之1998,并同时正式宣布了新的加盟模式,用一种更新、更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方式,以此扩大品牌势能,同时进一步强化多年积攒下来的供应链优势。
在视觉风格上,大面积使用的暖黄色、原木色以及一些卡通、手绘,更符合当下年轻群体的审美喜好;在产品上,做好重点产品韭菜猪肉、白菜猪肉、牛肉大葱等饺子,继续延续地三鲜、东北三丝、锅包肉、炒红肠等“东北味”的菜品优势,同时也融入了香辣虾等新口味。
在运营上,也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接触。推出儿童套餐,扩大消费群体,也以短视频账号为窗口,通过记录拍摄趣味视频,提升品牌曝光度、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这种强化主品牌、开设子品牌的模式,是当下主流餐饮企业在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期会选择的路线。相比起单纯的开放加盟或坚持保持直营来说,他兼顾了二者的优势,同时也提高了品牌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当无数网红餐厅在流量泡沫中昙花一现,松花江饺子馆却用27年的摸索证明了一件事:做餐饮不是比快,而是比稳。